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7月02日 星期一

【声音】“娜旋风”刮过之后

■刘颖余
《工人日报》(2011年07月02日 008版)

温网打到第二周,赛场上已经基本看不到中国人的身影了。这原本没什么奇怪的,在过往的网球场上,中国人从来就不是主角,只不过李娜在法网的夺冠,让国人突然重新打量起这项西方运动来,温网赛场上中国记者激增很能说明一些问题——我们的媒体总是这样喜欢干锦上添花的事情。李娜法网夺冠让缺席的国内主流媒体手忙脚乱,而这一次的温网,显然大家又有些重视过头了。

突然关注起网球的当然远远不止媒体,我的许多朋友、同事,以往对网球知之甚少,但因为“娜姐”,他们也非常关注温网,许多人乐观地预计,李娜怎么着也要打到四强,至少八强。事实证明,他们显然是过于乐观了,李娜甚至连第二轮也没通过。在李娜被淘汰回家休假后,许多人又把希望寄托在另一朵金花彭帅身上,希望她像李娜在法网一样,在温网刮起“帅旋风”,可惜彭帅有心无力,最终倒在比自己还小一岁却已夺得三座大满贯奖杯的莎拉波娃拍下,止步16强。

我非常理解部分媒体和球迷的心情,但他们显然并不太了解网球运动的特点。网球是一项非常难学的运动,也是一项高度商业化、相当昂贵的运动。网球比赛几乎周周都有,但要想成为冠军,没有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而连续夺得冠军,更是难上加难。这或许可以算作竞技体育的共性,但网球运动似乎尤甚。因为它对于选手体力、精力、意志力各方面的要求更高。明乎此,我们当然没有理由不对李娜的过早出局送上理解。连小威、沃兹尼亚奇都提前回家了,李娜凭什么就不能输球呢?

无缘本届温网四强的瑞士天王费德勒在谈到大满贯赛事时,不无沧桑地说道:“(大满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容易的,但是总有一个能赢,其他的120多个都得空手回家。这就是我们从事的这项运动。”费天王已经拥有16个大满贯冠军了,而且依然还渴望不断地去打破这一纪录,但显然,这将会变得越来越难。因为他面临着越来越多年轻对手的强力冲击。

李娜的运动成就当然远远无法和费天王相比,她要想夺得第二座大满贯恐怕也不比后者夺得第17个大满贯冠军来得容易。“娜姐”已经29岁了,而环视本届温网女子单打四强,24岁的莎拉波娃居然是其中最年长的选手。这就是当今这个群龙无首但却朝气逼人的女子网坛,处处是机会,也处处是陷阱,李娜抓住了法网的机会而创造历史,但她未来面临的挑战势必越来越大。国际网坛“一满贯”选手(指职业生涯仅仅夺得一次大满贯冠军)比比皆是,李娜要想不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

李娜夺得中国网球首个大满贯,增加了国人对这项运动的关注力,当然是件好事情,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网球的现状:中国的金花还是太少了,彭帅稳步提升但技术和意志力和顶尖选手仍有差距,郑洁一直不缺拼搏精神但却为伤所困,张帅等小花被“放养”了一年仍摆脱不了大赛一轮游。至于男子网球选手,中国更是拿不出手,在最新的世界排名中,中国男选手中无一能进入前300。勉强称得上“希望之星”的柏衍,其排名仅在第348位。

我一点也不想看低李娜法网夺冠的伟大意义,但即使李娜可以,中国网球也不可以躺在法网的奖杯旁睡大觉。太多不切实际的关注和期望,对于中国网球来说,反而不是什么好事。

一句话,“娜旋风”刮过之后,中国网球还得往前走。怎么走?按网球规律办事,从最基础的东西做起。水涨才能船高,中国网球基础雄厚了,才会涌现出更多的李娜甚至是“男李娜”。否则,李娜的法网惊艳便有可能是昙花一现。若干年前,中国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出了个天才陈露,但陈露退役后,单人滑项目便再也没能缓过劲来。此中教训,值得记取。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