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7月05日 星期一

【新闻观察】确保4%,“开源”的渠道有哪些

张贵峰
《工人日报》(2011年07月05日 03版)

据新华社报道,为确保明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国务院日前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要求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多方筹集财政性教育经费,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同时,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从明年起,按照土地出让收益的10%计提教育资金。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投入约14200亿元,而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亿元。这意味着,前者占后者的比例只有3.57%,距离4%的目标还差0.43个百分点。而且,如果我国GDP增速维持在10%左右,再考虑到通胀因素,那么到2012年,我国GDP极有可能突破50万亿元,而50万亿元的4%,便是2万亿元。这也就是说,届时若要实现4%的目标,财政教育投入还须由目前的14200亿元,再增加6000亿元左右。

这种背景下,《意见》提出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无疑具有很大的现实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增的来源渠道虽然有助于增加教育经费,但也有风险和副作用。

比如,“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就有可能增加纳税人的负担;而“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同样也可能助推地价、增加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更不用说从长远来看,“土地财政”也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常态财政制度。将作为“百年大计”的教育投入依托于不可持续的“土地财政”,显然不可靠。

因此,为了尽量降低和规避这种风险和副作用,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实现4%的教育经费目标,笔者以为,需要做好“开源”,也就是“拓宽经费来源渠道”这篇文章,即在现有的财政收入中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节省裁减其他方面的财政支出,来实现教育经费的增加。

比如,节省公共财政用于包括“三公”在内的行政经费的支出。在这方面,事实上目前我国还是有很大潜力可挖的;再如,加大同属于公共预算范畴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即国企利润分红的比例,也不失为一个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渠道。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