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7月06日 星期一

实现高炉渣“零排放” 每年“吃”掉渣山千余万吨

攀钢“深耕”绿色战略

本报记者 高柱 本报通讯员 周军
《工人日报》(2011年07月06日 04版)

“起爆!”

近日,在位于金沙江畔的攀钢钒公司煤化工厂,随着指挥长的一声令下,攀钢一期焦炉1号、2号烟囱及煤塔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倒塌,标志着攀钢一期4座5.5米大容积功勋焦炉及配套设施拆除工作全部完成。这是攀钢“深耕”绿色战略在建设低碳、节能、环保型企业中迈出的又一新步伐。

6月中旬,当记者又一次走进攀钢生产区时,只见蓝色的天空洁净如洗,成排的树木与大片碧绿的草地环绕着一排排厂房,清波粼粼的循环水与火红的铁水争艳,一派环境整洁、美丽的景象……

作为我国西部和长江上游最大的钢铁企业,攀钢环保工作面临的压力巨大,节能减排任务异常艰巨。但他们始终坚持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发展道路,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管理创新、科技进步、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发展循环经济转变。

为此,该公司建立完善了领导机制和责任机制,先后成立了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定期专题研究节能减排工作;制定完善了《环境保护管理标准》、《能源介质管理标准》、《攀钢“三废”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标准》等系列制度;建立了重大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承包责任制、重大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效果承包责任制、重点单位全年无环境污染事故承包责任制等,形成了“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的责任体系。同时,他们健全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对节能减排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坚持把能源消耗指标考核、环境保护指标考核纳入奖惩考评体系,与领导干部任职业绩、薪酬和任免考核挂钩。

最近3年,攀钢陆续投入30多亿元环保资金,重点针对一期建设“先生产、后生活”的历史欠账,加快环保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和研发,积极抓好攀枝花地区炼钢转炉系统烟尘治理、废气回收,炼铁高炉系统废气粉尘治理、焦炉粉尘治理等一批重点污染治理项目,认真解决遗留的老污染治理欠账,先后完成了四川省、攀枝花市政府限期治理项目50余项,企业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攀钢共投入52.24亿元用于节能环保项目建设,累计完成节能量超过60万吨标准煤;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分别下降了79.98公斤标准煤和6.93吨,SO2排放量和COD排放量分别下降了49.1%和55.6%;高炉、焦炉煤气回收利用率均达到95%以上。攀成钢公司开展煤气资源综合利用对外合作,每年减少高炉煤气放散量1.3亿立方米以上。

据统计,2010年,攀钢全年污染物综合排放合格率为97.6%,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SO2、烟粉尘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30.38%和11.61%。该公司5-6号干熄焦工程、烧结系统技术改造二期、利用余热余能发电二期、5-6号排放口废水回收利用、转炉煤气回收利用等工程建成后先后投入使用,重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100%。

为推动“绿色战略”的深入实施,攀钢认真落实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先后淘汰了4座老焦炉、5台130平方米老烧结机等一批落后工艺装备;建成了全连铸、钒氮合金、高钛渣等生产线,主要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一流,部分装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在6号烧结机上配置了脱硫装置,建设了新1号、2号烧结机及其配套脱硫装置。以前,6台老烧结机的SO2年排放量约为9万吨,而以目前60%左右的脱硫效率计算,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减少5万吨左右的SO2排放。”攀钢钒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人如是说。

作为绿色发展的另一个重点,攀钢全力做好冶金渣、尾矿、粉煤灰等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作,每年300余万吨高炉渣变成了系列建材产品,不但实现了高炉渣“零排放”,还“吃”掉渣山1000余万吨,从而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恢复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