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8月02日 星期二

【特别关注】中国游泳:碧水中奋起

■ 周欣
《工人日报》(2011年08月02日 08版)

孙杨已成为中国游泳的标志性人物。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15岁“天才”小将叶诗文的超级大逆转、“仰泳一枝花”赵菁0.01秒惊险无比的后发制人、新科“蝶后”焦刘洋的“翩然起舞”,再到“90后”大男孩孙杨轻松写意的金牌和世界纪录……

5枚金牌、2枚银牌、7枚铜牌的优秀战绩,尤其是相比罗马世锦赛中国队4金当中包括两个非奥运会项目的背景,让潜心备战伦敦奥运会的全球水军,强烈感受到中国泳将的迫人压力。2011年7月的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中国游泳在历经半个世纪的跌宕起伏、波峰谷底的磨练之后,再度强势崛起。

半个世纪前的 “ 留洋 ” 大手笔

和现今中国游泳选手大规模出国训练、学习提高相类似,50多年前的中国泳坛,也曾经有过极其重要的“留洋”举措,地点是当时的世界游泳强国匈牙利。而在那一批老运动员中,就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穆氏兄弟”穆祥雄和穆祥豪以及陈运鹏。

曾经担任过中国游泳队总教练,现在依旧非常关心中国游泳的陈运鹏回忆:1954年4月,国家决定选派中国游泳队和中国足球队前往匈牙利留学。所有人格外珍惜这次难得的留学机遇,在匈牙利冠军教练沙鲁西(1952年他的队员获得4枚奥运游泳金牌)的大运动量训练理论影响下,中国游泳开始显示惊人的上升势头:刚去的时候,中国的4名男运动员游不过匈牙利的女子奥运冠军,到了1954年底的匈牙利全国比赛上,穆祥雄率先打响了第一炮:获得男子100米蛙泳冠军,随后又在中苏邀请赛上战胜了苏联的100米蛙泳世界纪录保持者米那施金。

“ 走向巅峰 ” 与 “ 沉入池底 ”

中国游泳在创造了第一个鼎盛时期后,由于文革的破坏等等原因开始下行,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再度崛起。而这一次,扮演主角的便是人们直到今天仍旧津津乐道的泳坛“五朵金花”。

这个阶段的辉煌,在技术特征上来说,与美国、澳大利亚、前东德等游泳强国教练传授的大运动量训练理念密切相关。

天道酬勤!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游泳队以23金比7金的悬殊优势首次取代了日本的亚洲泳坛霸主地位。1991年珀斯游泳世锦赛,见证了中国游泳“五朵金花”傲然绽放;林莉勇夺女子400米混合泳金牌,成为中国游泳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五朵金花”联袂摘下4金5银,威震赛场。

随后的1994年罗马世锦赛,平均年龄只有19.5岁的中国游泳队以12金6银1铜共19枚奖牌、5项世界纪录的惊人战绩再度震撼国际泳坛。然而,就在当年,盛极一时的中国游泳因为兴奋剂事件的冲击,落入了最难堪的谷底,并几乎在谷底阶段挣扎了十年。

十年,从广岛亚运会到雅典奥运会,中国游泳历经三届奥运会和多届世界锦标赛,鲜有亮点。

痛定思痛的中国游泳也在低谷中展开了“自救”。整肃是不可避免的,游泳中心加大了反兴奋剂的教育力度和惩罚措施,一旦发现,终生禁赛。另一方面,中国游泳人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首次提出了“大国家队”新概念——举全国之力、整合信息和资源,集中全国最优秀的人才。

这一举措很快收到成效。中国队不仅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的金牌数量上以20:11完胜日本队,并在男子项目上一举夺得5枚金牌。2003年巴塞罗那世锦赛,领军人物罗雪娟不负众望蝉联女子50米和100米蛙泳两枚金牌,在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中,和战殊、周雅菲与杨雨大爆冷门,以打破赛会纪录的成绩夺得冠军。

龙飞凤舞   渐入佳境

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托起了当今中国泳坛的头号明星刘子歌。而2009年罗马世锦赛,则让中国男子游泳在沉寂了50多年后再度辉煌。

人们在探究刘子歌和张琳的成功之路时,总结出这样一个模式:留洋澳大利亚。该模式的始作俑者是金炜,这位一手带出刘子歌的幕后英雄,本身就曾在澳大利亚一家俱乐部执教;接力棒后来传到了陈映红和张琳师徒手里。

澳大利亚“镀金法”让很多新人受益,包括叶诗文、孙杨、赵菁这些在上海游泳世锦赛夺取金牌的选手,甚至还有一批12岁至18岁的国内二三线苗子。

正是运动员和教练的双重受益,终于铸造了中国游泳的质变,仿佛一夜之间找到了通往成功的“金钥匙”,广州亚运会上,在男女诸多项目上都游出了世界前三名甚至第一名的成绩。上海游泳世锦赛上,中国泳将赢得了5枚金牌,其中孙杨独得两金,并打破了男子15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此外,中国男子接力队首次进入世锦赛决赛,并最终赢得铜牌,这是中国男子游泳整体实力提高的明显标志。(据新华社上海8月1日电)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