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3月25日 星期一

垃圾分类 难!难!难?

□孟丽媛
《工人日报》(2016年03月25日 06版)

赵春青 画

12年前,北京某小区设置了这样的组合垃圾分类箱,后面的提示板上详细写有垃圾分类介绍、清运人员的名字和电话。12年后,提示板上白色的字迹虽然已经变模糊了,但它们却可以清楚地证明:至少在这个小区,垃圾分类的初衷没有实现。本报记者 黄哲雯 摄

新闻背景

2000年,北京、上海、广州等8个城市被选为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自此,垃圾分类作为一个新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同时人们希望,在实施过程中既能让环境得到改善,又能让垃圾来一个变废为宝的华丽转身。但事实表明,16年时间过去了,试点垃圾分类所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环境治理问题一直是两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又是其中的重点之一。今年两会上,垃圾分类问题再次引起代表委员们热议。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一线环卫工人薛海英提出建议:加快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我是一个装过甜美蛋糕的小纸盒,我的小主人吃完蛋糕后将我丢进了街边垃圾桶中的一个——带有绿色标志的那个,上面写着可回收垃圾。可惜的是,这个垃圾桶里还有几个“迷路”的小伙伴,他们是被用破了的塑料袋,应该去红色标志的垃圾箱里才对。

天黑时分,我被垃圾运输车运送到了垃圾分拣中心。在这里,我们将被更为细致地分类,不同种类的垃圾将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用途,好让我们都“死得其所”——哦不,正确地说,是让我们获得新生。

在环卫工人的帮助下,刚才迷了路的小伙伴被放到了他们要去的地方,而我,则作为“可利用资源”被送到了废物回收利用厂,开启了一段新的旅途。

——作为一个幸运的小纸盒,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自我价值。但是在我国,还有更多的小纸盒与很多不同种类的垃圾没有到达他们该去的地方,而是混在一起被填埋、焚烧,当成别无用处的东西处理掉了,而这正是目前我们的垃圾所面临的普遍命运。

实现资源化:需要全社会的合力

随着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了环境问题中日渐显著的一个问题——垃圾成分复杂,数量巨大,处理难度很高,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对其他资源造成二次污染。

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也不容小觑——时至今日,很大一部分农村垃圾仍然停留在垃圾点就地焚烧的初级处理阶段,易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焚烧不及时而被风吹走的垃圾,则会对农村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在垃圾分类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地区不是没有行动,而是在探索中前行着。例如天津市开发区某社区,设置了一组由橙(其他垃圾)、红(有害垃圾)、绿(厨余垃圾)、蓝(可回收物)四种颜色组成的分类垃圾桶,箱体上绘有各种生动的图案,红色有害垃圾箱上绘有废电池、电子产品等图文说明,旨在方便居民分类投放。

但由于中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垃圾清运体系相分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各个环节衔接不严密,于是,垃圾中的很多资源变成了令人头疼的、无处安放的填埋物和焚烧物,不但浪费了垃圾中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还浪费了填埋的土壤,并造成大气污染。

200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分类垃圾箱进入人们的视野——在街头设置的“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电池”组合垃圾桶最为人们所熟知,在小区设置的不同颜色的大型垃圾桶也方便了居民分类垃圾。

然而,笔者在走访中发现,每个分类垃圾桶里都可以找到属于其他分类垃圾桶中的垃圾,尤其是在居民小区的垃圾桶里,垃圾干湿不分、可用的和不可用的不分,而在垃圾清运环节中,环卫工人更是直接将各个垃圾桶中的垃圾混为一体。

从居民分拣不彻底,需要进行二次分拣到小区操作不规范,收集转运又变成了混合垃圾,再到统一处理,不分层次地填埋或者焚烧,可以说,分类垃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到位,垃圾作为垃圾被处理的恶性循环就始终存在。

说到底,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每一个环节的配合,首先需要将垃圾分类意识培养成全民素质,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才能良好运转。

现今,我国处理垃圾链条上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从公民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到垃圾分类公共设施的完备性和人性化,再到分类垃圾处理和回收利用的专业化。在这整个过程中,法律法规奖罚分明的规范和资源回收的鼓励性政策,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能够出台更明确的法律法规和分类标准,从而让全社会投入到垃圾分类的整个产业链中,从最初的储存投放到终端处理,再到形成对社会有益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那么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垃圾分类要自觉更需立法”,“要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垃圾分类应实行‘实名制’”……对于这些来自两会的声音,我们期盼着垃圾分类不再难、难、难,而是早一天落地生根。

垃圾也是宝:只是被放错了地方

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看似毫无用处,其实里面藏着很多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所以垃圾也被称作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

例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经过回收加工后可以变成再生产的原料:1吨废纸可以再造新纸800千克,同时能够节约大量制造新纸的木材、水和其他资源,减少污染排放;1吨废塑料经加工处理可以获得700千克二级原料;根据废钢铁的质量不同,1吨废钢铁经过技术处理可以至少再炼好钢500千克,比用矿石燃料冶炼节约一半成本,同时还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而剩饭、剩菜、瓜皮果壳这些富含水分的厨余垃圾,不仅可以在家庭内部分类处理,进行堆肥培育鲜花蔬菜或者发酵成酵素做清洁剂使用,还可以由垃圾收集部门统一收集处理,经过堆肥处理后,1吨厨余垃圾可以出产300千克有机肥料用于培育蔬菜、瓜果、粮食,可以经过粉碎、脱水、添加、造粒等工序生产动物饲料,还可以作为营养基培育菌菇。

经过分拣,除去可回收利用垃圾、厨余垃圾和例如废电池、废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电子产品部分原件等有害垃圾之后,可燃性高的垃圾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焚烧产生的热量可以用于发电和供暖,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焚烧产生的残灰还可以成为优质磷肥。

如果人人都能够做到严格分类投放,垃圾处理部门能够严格按照分类标准处理、回收利用垃圾,那么至少会有50%的垃圾变废为宝。而不做分类工作,让能够回收利用的垃圾白白地流入土壤或者火焰中,就是极大的资源浪费。

所以,大家必须要知道,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垃圾,不仅可以再利用垃圾中的资源、节约生产资源,还能够避免对水、土壤、大气等资源造成二次污染,实现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三赢目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