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5月31日 星期二

【深度观察】老板岂可一跑了之?

撕破老板钱袋子的,很多情况下正是老板自己

本报记者 方大丰
《工人日报》(2016年05月31日 04版)

最近,湖南最大的民营酒店投资管理公司——湖南和一集团,似乎陷入了麻烦。

数百名投资者和债权人仍然在焦急地等待着集团董事长尹某现身。而据媒体消息,尹某或已“出国”。

这看起来又是一幕情节大体“雷同”的老板失联剧。

快速扩张,风头劲健,突然衰败,资金链断裂,债主上门,老板失联……这几乎是最近几年一些企业反复上演的“样板戏”,其中的许多“桥段”仿佛是相互抄袭。

和一集团旗下有连锁酒店近30家,号称湖南省最大民营酒店连锁集团。董事长尹某,一度是湖南本土诞生的明星企业家,获得过“第十届湖南经济人物”,诸如此类的荣誉称号,还可以列出一串。

和一的坍塌,从债主和投资者向媒体透露的情况分析,很可能与其近几年在房地产领域的急速扩张有关,而且,也很可能涉嫌变相的非法集资。

身披各种光环的尹某,在不久前还绘声绘色地谈论着企业目标和公司精神——建设富有朝气、富有竞争力、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受人尊敬的现代企业集团,争取到2020年,投资管理的连锁酒店能达到150家以上,销售收入突破25亿元。

但尹某失联了,上述言论反衬了其作为企业家的责任感不过是“纸上谈兵”。

失联或“跑路”,是令企业家集体人格蒙羞的现象——无论如何,老板岂能“一跑了之”?

尽管和一旗下的酒店仍然保持了不错的客房率,但“老板”不断抽取利润,弥补房地产过度开发形成的资金黑洞,以致不得不“创新商业模式”变相高额集资,将企业彻底引向了拆东墙补西墙、资金链断裂的不归路。

这是“老板跑路潮”中颇为典型的风景:老板的“钱袋子”出现了破洞,补丁越打越多,风险越积越大,最终崩盘。

撕破老板钱袋子的,很多情况下正是老板自己。压死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总是被分析为宏观环境或市场因素,极少有人愿意承认,打败这些企业或企业家的,正是其自身。

尽管经历了30多年市场经济的洗礼,但不断出现的老板失联闹剧,使得人们仍然不得不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企业家精神缺失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常常是导致企业衰败的内在根源。比如,纵观诸多失联事件中的公司,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现象,那就是独裁式领导的企业文化——老板意志决定企业运营。

过度逐利、老板独裁以及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机制,使得不少企业倒在扩张的路上。

多元化以及低成本扩张曾经被一些人信奉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法宝,但盲目扩张、拼命铺摊子已经被证明并非“基业长青”之道,多元化经营也仅仅只是一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肆意铺摊子的借口。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企业家并未从中汲取教训,在“跨界经营”以及“商业模式”还很时髦的今天,许多企业还在同一条道路上陷入困境甚至绝境。

比如,在湖南和一集团陷入危机的时候,户外用品公司哥仑步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魏庆华,也在公司挂牌新三板都不到5个月时,把自己持有的42%股份质押给了上海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用一纸快递的方式辞掉董事长兼总经理,然后“失联了”。

哥仑步也是死在扩张的路上,以极速扩张开实体店的方式冲刺上市,最终造成资不抵债。

显然,导致老板跑路潮的原因很多,而浮躁与贪婪则必定是众多原因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已经很少有人提起微微拼车,而在一年半前,这家拼车公司经历了从估值10亿元到倒塌关闭的冰火两重天,创始人王永近日坦诚地与媒体谈及自己失败的经历,承认自己有点贪婪,迷失了本性。

而在如何处理人性的问题上,王永的答案是“一定要靠规则”。

关于中工网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5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