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6月14日 星期一

【记者手记】工会干部的天职不能忘

本报记者 李瑾
《工人日报》(2016年06月14日 05版)

为了离工人近一点,在紧张的8天采访末尾,我们提出,去工厂宿舍住一天。

走进位于深圳宝安区福永街道的富士电机女工宿舍楼,记忆一下子回到了大学时代。上下铺的铁床,布帘构建出的小小个人空间,集体生活的局促与单调……与大学“有期限”集体生活相比,这可能就是大部分工人日复一日的生活。

那晚,宿舍夜谈。

和16岁就出来打工的90后广西姑娘覃芳燕聊天,女孩“为自己而活”的果敢,让隐没于调查报告中的“新生代农民工”的面孔,在我的脑海开始清晰生动起来。她说自己最多在一个工厂干3年,如果再久点,很怕简单重复的流水线会让自己变麻木。

同在一间宿舍,34岁的湖南女工刘小英,就没有覃芳燕那么潇洒。她不舍得像小覃一样花2000多元去上海旅游,食堂的饭菜再无味,也几乎从不出门下馆子,每个月的基本生活开销维持在100元左右。建立在与家人常年分离基础上的这份打工收入,对她来说,意味着母亲的抚养职责。

夜谈的话题拉拉杂杂,站在最基本的人性需求立场,其实她们和我内心对生活的期待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第二天一早,她俩换上蓝色工装,前一晚所有关于一个人具体而微的思考与生活态度,便这样汇入流水线上的工人群中。

回到北京已经两个多月,即便加了微信好友,她们也几乎不发朋友圈,连点赞的交集都少。我们就这样,重新活在各自的世界中。

在思考工会如何更加贴近职工的问题时,我一直在想,如果自己是一名工会工作者,个人的微信朋友圈里究竟会有多少工人朋友?同样的问题,我也问过深圳银星工业园职工之家的张杰科和福永街道和平社区工会联合会的杨宇辰。作为职业化工会工作者,他们回答我的数字,我也无从判断是多是少,但他们下沉“一线”扎根工业区,已经一年半。显然,对张杰科、杨宇辰们来说,足够联系职工,与职工成为有着频繁互动的朋友,是切实服务好职工的基础。深圳市总努力建立起的实验区两个工会联合会,其用意就在于此。

短短8天,我们采访了40多个人,密集的采访中,陆剑青是深圳市总工会重点推荐的采访对象。

这位土生土长的福永人,最早任职过福永街道招商引资工作,丰富的人脉关系和深厚的资历,让她成为冲在劳动关系纠纷事件最前沿的人,并且屡屡能够获得成功。

听陆剑青讲一个个充满了博弈智慧的劳资矛盾处理故事,情节固然跌宕,但她始终表现出的疲惫,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累!”这是陆剑青10多年工会工作岗位最直接的感受。而这种累,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她积累的工会工作经验无法被有效复制传递下去,“不能只靠我一个人”。

采访时,陆剑青因为公务员任职期限的相关规定,刚刚调离工会岗位。她告诉记者,随着深圳市总建设实验区,工会力量下沉这短短一年,她感觉到了基层力量不仅人手充实而且能力在不断提升带来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正是她过去10年来最期待的。

第二期“聚力计划”已经开始。

“聚力计划”首席培训师刘剑曾经说,完成“聚力计划”对企业工会来说绝不是终点,如果一个企业工会真正学到了东西,那么它应该明白“聚力计划”只是工会搭建劳动关系双方对话平台的起点。这样的评价,我想同样适用于专职工会干部们。从“聚力计划”中获得的,不仅仅是沟通的方法,更是时刻警醒自己与职工情感共鸣的那份职责所在。为工会事业,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