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一

互联网免费时代,知识付费平台靠什么立足

共享付费,为知识买单。近来,付费问答应用“分答”的蹿红,让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付费经济变现呈现出更多可能性

□本报记者王维砚
《工人日报》(2016年07月06日 06版)

近期,一款号称“你睡了还能赚钱”的付费类问答应用——“分答”在上线半个月的时间内火遍朋友圈。

东方IC 供图

付费才能提问、花钱就能偷听,满足你的好奇心还能让你赚钱……一个月以来,网友谢伟用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共收入3547元,他调侃“动动手指,躺着就把钱赚了”。

谢伟提出的两个问题分别被“罗辑思维”的罗振宇和PPT网红许岑回答,并获得了网友1028次和472次的“偷听”,而他自己也以1.25元~10元不等的价格回答了7个问题。

这种聚焦付费语音问答的新玩法被称为“分答”模式。

这款应用自5月上线以来,吸引了各路名人大V入驻,迅速跻身现象级互联网产品行列。它的走红在为“知识变现”提供新可能的同时,也为“共享付费”提供了新路径。

不过,和其他的互联网应用一样,“分答”也将面临“火多久”、“活多久”的现实拷问以及如何应对同质化竞争的必答题。

提问者、回答者与偷听者

上线42天,50万条语音问答,1000万用户体验产品,100万用户为内容付费,1800万元交易总额,43%的复购率。

这是6月27日“分答”创始人、果壳网CEO姬十三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当天,“分答”上线以来的首场发布会上,姬十三宣布,“在行”和“分答”已在两周前完成由元璟资本和红杉中国基金领投,普思资本和罗辑思维跟投的2500万美元A轮融资,目前估值已超1亿美元。

“分答”创造出极具颠覆性的游戏规则:提问者按照回答者的定价付费,问题被选中后会获得60秒语音回答,而对问题感兴趣的用户需花费1元钱才能“偷听”答案,偷听费由提问者和回答者平分。

在这里,提问者、回答者、偷听者的角色被成功塑造,提问者与回答者合作生产出新内容,并第一次成为价值的生产者和分配者。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一个优质的问题是值得被付费的。”在姬十三看来,对提问者角色的塑造和强调也是分答的突破性所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好的问题才是稀缺品。

罗振宇对分答模式下的提问者角色给出了更精准的定位。分答模式下提问者本质上是投资者,优质的答案会提升投资者的信心,虽然“偷听”只用一元钱,但是语音内容会形成版权产品永久在页面进行销售,能够形成时间长尾效应。

在分答平台,由于分享、偷听,最终让提问者获得几十到上百元收益的情况很常见,姬十三认为,平台很可能会催生出职业提问者。

知识变现和知识网红

“碎片化的知识可以变现,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之前人们觉得只有系统化的知识才有变现可能。”姬十三这样总结“分答”产生的影响。

“知识变现”,正是越来越多的媒体平台围绕分答模式展开讨论时的重要关键词。

相较于知乎、果壳这样的深度知识社区,分答更像是知识片段的“零售商”。然而,60秒的语音真的具有承载知识的体量吗?

对此,姬十三做出了自己的解读。“60秒语音其实是250~300字的文字信息量,加上声音、情感和个性化表达,信息量是足够的,人格化的知识比干瘪的文字知识更有价值。”姬十三认为,语音回复既保证了一定的互动感,又没有让答题者的形象和动态即时呈现,是更适合知识界的互动方式。

事实上,由于移动互联网存在的“知识”边界已日渐模糊,在线问答平台所要契合的正是用户的“信息匹配需求”。

姬十三希望“分答”能造就一批“知识网红”,让有人格魅力的知识人靠智慧实现财务自由。不过,在鼓山文化CEO冯子末看来,在线问答平台并不会产生新的“知识网红”,只是为此前已经有积累和知名度的“知道分子”提供了集体爆发的渠道,客观上对推进受众为知识付费有积极作用。

共享付费,你愿意吗?

长久以来,对互联网开放、共享精神的传播与认同,让用户已经习惯免费享用内容,毕竟在信息复制接近零成本的互联网空间,与知识和内容相比,用户的注意力才是稀缺资源。

因此,在对内容产品进行盈利模式选择时,内容市场更倾向免费提供优质内容,在获得一定粉丝数量后,再通过内容导流实现“二次售卖”。那么,此番“分答”直接对内容收费,为什么还会有人“买账”?

事实上,共享付费,为知识买单,“分答”并不是第一个受益者。此前,知名财经媒体人李翔联合罗辑思维推出付费内容产品《李翔商业内参》,订阅年费199元,目前已有超过5万人订阅,订阅额合计1001万元。

6月6日,由马东联合奇葩说明星辩手打造的付费音频课程《好好说话》在喜马拉雅FM上线,仅一天销售额就突破500万元,截至6月16日,该课程销售额已超过1000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过去几年对消费者进行内容付费的培育已经完成,新一代用户的消费习惯悄然升级并对切合需求的小额内容付费表现出较高的宽容与认同。

根据艾瑞咨询近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显示,33.8%的用户已经产生过对新媒体内容的付费行为,15.6%的用户有付费意愿。50.6%的用户不愿意也不打算为新媒体内容付费,而这一数据在2014年为69.7%。

“小额收费,门槛较低,容易触发消费行为。”中国传媒大学从事媒体创意研究的副教授詹骞分析说,对于新媒体而言,争取受众是第一位的,小额付款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用户的筛选,愿意付费的人往往有更高的忠诚度。

消解为功能化的第三方平台

在互联网的生产与消灭机制之下,此前的明星应用均是因为击中用户的某个痛点,或者放大某个创意。然而,随之而来的便是被“新人应用”淹没,很难维持长久热度。

资料显示,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应用商店上架的APP超过400万款,且数量还在高速增长。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手机App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十个月,85%的用户会在1个月内将其下载的应用程序删除。

如何能在明星大V强势入驻完成短期导流造势后,继续维持和提高用户粘性,是决定一款应用能活多久的现实问题。

“活多久取决于产品的运营能力和迭代速度,最好的策略是做成插件,成为服务提供商。”罗振宇解释说,过去的互联网产品往往会固化为产品形态,比如一个App,但是未来的互联网产品可能会被消解为一种功能。“以当下最火的直播为例,未来各大产品中自带直播功能可能是标配”。

沿着产品功能化的思路,业内人士预测,将付费语音问答功能适配微信等第三方平台,有望成为内容平台“知识变现”的新趋势。“微信挤占了全品类的社交场景,创业者从微信生态出发去服务用户是顺理成章的思路。”创业者刘思毅如是说。

作为知识产品,“分答”也将面临同质化竞争的问题。

詹骞认为,在产品功能、形态相似,运营水平相当的情况下,除了差异化的产品风格,对具有粉丝号召力的“知识网红”的争夺可能影响产品成败。“长远看,需要加强各个专业领域人士的入驻,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帮助。”姬十三说。

(本文漫画由赵春青绘)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