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民办培训机构“野蛮生长”,病根在哪儿
不少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缺乏明确的监管责任主体,导致监管对于一些“打擦边球式”的经营方式近乎无能为力;定位不清;其“野蛮生长”式的经营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据新华社1月10日报道,中国教育学会日前发布的《中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中小学辅导机构的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在“吸金”能力急速提升的同时,由于资金链断裂和监管不力,一些地方出现了民办培训机构圈钱跑路事件。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浙江、湖南等地仅曝光的民办培训机构跑路事件就有十余起,涉案金额达十几亿元。
据现有资料,我国目前有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两万余所,2015年有近900万人次接受了培训,涵盖IT、英语、课外辅导、艺考、技术职称等领域。其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问题不断、乱象丛生,比如天价收费、虚假宣传、非法办学、圈钱跑路等。一些民办培训机构就像没人管的“野孩子”,每每出事,无辜的学生及家长往往投诉无门,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究其原因,首先,不少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缺乏明确的监管责任主体,导致监管对于一些“打擦边球式”的经营方式近乎无能为力。监管过程中,多个部门各管一段,教学活动归口教育部门,注册备案由工商行政部门审批,法人登记由民政部门负责,而一旦出了事,则难以回溯主体责任部门。
其次,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定位尚不清晰。目前,我国民办教育机构在民政部门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既非事业单位,也非企业单位,业界普遍认为这些培训机构“既是学校也是企业”。这种模糊的法人属性定位和界定,成为民办教育“脱管”的源头之一。
还有,很多艺考、补习班等营利性商业教育培训机构,近年来在激烈的竞争中无序扩张,有的与金融机构合作,经营风险升级,有的将预付费挪作他用,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而这些机构“野蛮生长”式的经营,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随着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强化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和规范已是势在必行。重要的是尽快明确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责任主体,为其“找妈妈”。
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教育机构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分类管理,明确了民办教育机构的产权归属、登记机关、优惠措施等,其对净化民办教育机构生长空间的作用被业内人士寄予厚望,但由于分类管理是一场复杂的利益博弈和全新的制度变革,难度不小。
同时,有关方面还应通过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消除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管理的障碍,保障教育培训市场政策的完善和公平,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无疑,促进民办教育培训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受培训人员的权益,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