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到“黄沙漫天”,才想起“绿树成荫”
3棵齐腰粗的古枣树躺在冬日的麦地里,旁边就是被河南新郑国土资源局判定违法占地的工地,施工仍未停止。
花五松、张文治等5位老人依次向我们回忆起,两年多前毁树当晚的情况,“一个钩机从上往下一压,把树梢全部压坏,然后钩住枣树的树身,往后一钩,往前一推,再往下一钩,枣树就出来了”。
花五松说,同样的话,他们已经给不同媒体的记者讲了七八次。媒体做了数十篇报道,但仍无一人为1870棵古枣树之死负责。
这就像一位村干部对他们说的,你们的官司现在是打赢了,但打赢又怎么着?面对这种带有挑衅色彩的话,5位老人仍然没有放弃。
尤其让人惊讶的是,在与这些村民沟通时,他们的手机只能拨打电话,也没有人会用微信、QQ,所有材料只能到现场去取。77岁的张文治告诉我们,毁树当晚是他第一次报警,也是第一次用手机,而且是借别人的。后来,为了保护枣树,他还特意买了一部。
没有现代通讯工具,也不懂什么法律知识,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坚持下来的呢?
“俺这儿都是古枣树,百年以上的枣树都有两万多棵。关于枣树的传说多得很。”在新郑一些有世代种枣树习惯的村落,上至80岁老者,下至3岁幼童,均能很骄傲地向你说出“枣树王”“将军树”等枣树的传说。
张文治老人说,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新郑之所以没有多少人去逃荒,没怎么饿死人,就是因为得了枣的利了。干旱时庄稼收成很差,但枣树却能丰收,所以被称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
在这些老人的心中,古枣树早已不只是摇钱树,更是救命树。老人们对树木朴素的态度背后,是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尊崇。虽然冬天看上去孤零零的、光秃秃的,但打小和古枣树为伴的他们已将其当成亲人看待。正因此,他们不反对“移植”,但无法接受毁树。
也正是这种对这片土地的记忆,对这些古枣树的感恩,支撑着这5位老人,一步一步走了下来。
可记忆和感恩似乎只存于这些老人的心中。对有些人来说,需要时,这些古枣树可以成为新郑市的文化和旅游名片,被逐个挂牌接受“文物级保护”;碍事时,则毫不犹豫地派挖掘机出马,一毁了之,连当初设置的保护牌也不再承认。
古树是历史的见证,既记录了自然的变迁,也暗藏着文化的密码。当这些饱经风霜的古枣树被连夜毁掉时,不仅这片土地的环境和生态被破坏,它的文化和记忆也被连根拔起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毁树,后人遭殃。不要等到“黄沙漫天”,才想起“绿树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