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论坛】找准人、找对路、找好位 推动工会普法“转”起来
●谢亦森观点
在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中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是工会组织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提升职工队伍法治信仰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工会普法工作要找准人,将普法阵地从援助中心转移为工业园区;找对路,将普法手段从上街转变为上网;找好位,将普法服务从被动坐等转化为主动上门。
在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中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是工会组织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提升职工队伍法治信仰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的基本保证。近年来,各级工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顺应普法任务、普法形势、普法对象的变化,注重在普法宣传工作中转变宣传理念、创新宣传形式、突出宣传实效,取得了可喜成绩。
找准人,将普法阵地从援助中心转移为工业园区
推动工会普法宣传工作,首要的是要找准职工聚集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实现普法效果的最大化。一是及时调整思路。以江西省为例,企业大多数集中在工业园区,聚集了职工148.8万人、农民工84.9万人。职工在哪里,普法工作就要开展到哪里。从2015年起,省总工会提出要抓重点、抓关键,将工业园区列为工会普法的关注点。
二是开展“三师”进园。2015年6月,下发了《江西省工会法律援助律师进工业园区工作制度》。随后,又建立了“三师”进园区服务制度。即:向工业园区派驻法律援助律师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派驻集体协商指导师指导企业开展集体协商、派驻健康工程师为职工身心健康提供服务。2016年,省总在全省工会干部中开展了“进园区、强基层、惠职工、促发展”专项行动,将“三师”进园工作纳入重点考核内容。通过一年的打造,目前全省97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中有95个建立健全了“三师”进园制度,共聘请“三师”1186名。
三是推行沙龙茶叙。“三师”进园后,采取了沙龙茶叙的工作方式,即:不定期将企业主、工会主席和职工聚在一起,以喝功夫茶、拉家常的形式,宣传法律知识、调解企业劳资纠纷,将劳动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
找对路,将普法手段从上街转变为上网
推动工会普法宣传工作,关键的是要适应职工群众的需求和喜好变化,不断创新普法的形式,确保普法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一是创新普法载体。针对80后、90后逐渐成为职工队伍主体的特点,将传统的街头普法转变为网络普法。2015年,江西省总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创办“草根谈”作为省总工会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创作了“‘我们’在一起”大型普法系列专栏。二是创新普法方式。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年轻人追捧的现代传媒手段,以“萌萌哒”的漫画形式,解读枯燥的法律条文和有关劳动政策,力争让职工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涉及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三是创新普法竞赛。从2015年开始,采取“双线融合”的形式在全省职工中开展学法、用法知识答题竞赛活动。即:线上,依托“草根谈”微信平台开展答题领现金红包活动;线下,开展以“依法治国、职工践行”为主题的全省工会法律知识竞赛活动,总决赛由江西教育电视台录播,中国江西网进行网络、微博直播。
找好位,将普法服务从被动坐等转化为主动上门
推动工会普法宣传工作,重要的是要找好定位、真诚服务,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以普法促用法、以用法促普法,使更多的职工群众信法、用法、守法。一是走上网络。打破在办公室坐等的传统工作模式,变被动为主动,与江西新闻网、大江网、江西工人报社联合打造了“江西‘职工在线’大型全媒体在线访谈”栏目,围绕“依法治国、职工践行”的主题在“大江直播室”进行全长一小时的全媒体访谈。二是走进直播室。连续多年积极参与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党风政风热线”直播节目,就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现场互动,在向听众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接听、解答和受理了不少申诉。三是走入企业。注重发挥工业园区“三师”队伍的作用,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定期开展职工普法知识讲座,积极协调劳动争议,有效提高了职工普法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推动工会普法宣传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下一步,江西省总将以职工群众和工会工作者学法需求为导向,积极打造工会系统普法宣传网络载体,探索开展线上普法教育和法律咨询。同时,充分发挥“草根谈”微信平台、“江西省工会网”网络平台和手机APP客户端等作用,打造职工群众和工会干部触手可及的工会普法宣传教育网络集群,不断推动江西工会普法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
(作者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