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现重污染天气
《工人日报》(2017年04月05日 04版)
本报北京4月4日电(记者王冬梅)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与中央气象台、京津冀及周边省级环境监测中心会商:4月5日,天津、郑州、安阳、焦作、洛阳等城市可能出现中至重度污染;6~7日,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郑州、安阳、焦作、洛阳等城市可能出现中至重度污染。根据现有气象资料分析,预计8日前后污染形势缓解,具体过程发展及形势变化,目前还在继续跟踪研判中。
预报本次区域污染过程后,部分网友表示不解:采暖季已经结束,为什么还有重污染过程?针对上述情况,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研究总体专家组综合经济数据、排放数据、气象条件和卫星遥感结果等,分析了本次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污染过程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活动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增加;二是机动车保有量和使用量增加,导致污染物排放增加;三是气象条件持续不利,抬高PM2.5浓度。
另外,每年3月底4月初,随着温度逐步升高,各地的建设项目陆续开工,建筑施工、渣土运输车等扬尘排放增加,同时农业耕作、裸露地表的扬尘排放也大幅升高。历年的北京市PM2.5分析表明,4至5月是PM2.5中地壳元素占比最高的时期,平均占比达20%左右,而其他月份平均占比均在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