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为期91天的国家大剧院第六届舞蹈节上演了34场精彩剧目,演后谈、走出去等一系列交流活动拉近了观众和舞蹈的距离——

为艺术与大众架一座壮丽桥梁

本报记者 赵亮
《工人日报》(2017年11月13日 05版)

“舞蹈的音乐中分别运用了台湾客家古调和西方歌剧的咏叹调,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林先生,非常喜爱您所创作的舞蹈剧目。我发现,如今都市里的人很难真正放松自己的身体,什么时候云门舞集在北京办一个大众培训班吧!”

……

11月5日,是台湾云门舞集携40周年纪念时创作的《稻禾》参加国家大剧院第六届舞蹈节的最后一场演出。演出散场虽然已经很晚,但大多数观众仍旧意犹未尽地与该舞团的创办者、艺术总监——享誉国际的台湾编舞家林怀民先生进行交流互动。

为了能够让观众更直观的理解作品背后的创作动机,林怀民先生精心准备了采风时的照片和首演时的视频资料。“作品的灵感其实源自于一次采风,当时就被台湾这个著名的米乡——池上的田园风光与当地居民坚定的环保意识所深深震撼。舞蹈设计以泥土、花粉、榖实、风、水、火这些自然界的因素为题,配以池上稻米从初秧、结穗、收割、焚田到春水重新灌满田地的投射影像,将一方稻田四季的生命轮转娓娓道来,亦委婉喻示人生历程。”在林怀民的细致专业的解读下,人们对印象里“高冷”“看不懂”的现代舞有了亲近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对于观众不熟悉的作品的演出,我们都安排了这样的演后谈活动。就是为了让主创主演们和观众们拉近距离,从而喜爱上这种艺术形式;对于主创艺术家们来说,他们也渴望了解观众的想法,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国家大剧院演出部舞蹈组组长孙徽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

从今年9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2月,国家大剧院第六届舞蹈节在为期91天的时间内共上演15台34场精彩舞蹈剧目,汇聚了来自俄罗斯、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及中国各地的名家名团。

而随着舞蹈节的连续举办,喜爱舞蹈节目的观众群体不断扩大,并且观众的欣赏水平也有所提升。“很多观众开启了对于舞蹈艺术的认知和喜爱,知道原来除了芭蕾舞以外还有现代舞,除了《天鹅湖》之外,还有《吉赛尔》,除了杨丽萍还有更多国内外知名的舞蹈艺术家,知道了原来相同的剧目还有不同的编导版本,有完全不一样的呈现。”孙徽笑称,现在我们的观众已经变得越来越“苛刻”了。“比如买票的时候,不单看舞团,还要挑剧目,甚至要问清楚不同场次的演出阵容才买票。”

这样一种艺术氛围的形成,除了观众自身艺术素养的提高,也离不开剧院多年来坚持对观众的艺术普及。在今年的舞蹈节开始之前,国家大剧院就通过微博、微信推送方式,请到部分会员和粉丝配合做了问卷调查。这份调查问卷详细的显示了当下观众的喜好:有20.2%的观众喜爱和关注现当代舞,53.5%的观众喜爱和关注芭蕾,26.3%的喜欢民族民间舞及其他舞蹈形式。

“为此,我们在这届舞蹈节中,不但安排了受到广大观众喜爱的芭蕾舞、民族民间舞,同时积极地普及和推广现在观众群还比较小的现代舞。我们也发现喜爱现代舞的观众相对年轻、对艺术形式的包容度更高,这或许也暗示了现代舞观众在未来的增长潜力。”孙徽对记者说。

为了让更多观众了解舞蹈节中的艺术家和剧目,享受舞蹈艺术。孙徽介绍说:“比如过去两年里,我们曾组织太原舞蹈团的艺术家们走进聋哑人工厂,为他们公益演出《千手观音》的精彩片段。而工厂里的聋哑人艺术团也特意排练表演了三个节目,和舞团的艺术家们交流。我们还曾请杨丽萍老师走进中关村软件园,和IT精英们聊舞蹈艺术。今年,陶身体剧场的艺术家们在今日美术馆开展了公开排练、荷兰舞蹈剧场的艺术总监也和北京舞蹈学院的师生们进行了关于创作的对谈。未来,我们还会以更多不同形式的走出剧院。”正如台湾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所说,“大剧院是艺术家与社会大众间的壮丽桥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