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他将笔触深植家乡热土,描摹波澜壮阔的巴渝大地上,一代代移民的家国情怀——

书写历史节点上的风景

本报记者 李国 本报实习生 吴长飞
《工人日报》(2017年11月13日 07版)

从长篇小说《填四川》到《开埠》再到《碑》,作家王雨将重庆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写了解放碑的过往种种,但这些都只是大背景,《碑》所蕴含的内涵是‘解放碑’背后,我们重庆人炸不垮的爱国精神。”10月29日,在重庆解放碑国泰广场书展现场,重庆本土作家王雨面对200多名书友,谈及新书《碑》出版后的感想。

今年72岁的王雨,在重庆文学界代表着一种独特的“现象”。他虽曾任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从青年时代就涉足剧本创作,且已出版8部颇有影响的长篇小说,职业却并非专业作家,而是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影像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写作时,他用笔名王雨;工作时,他用本名王志刚。正是出于对家乡重庆特有的历史文化心结,他才能在业余时间坚持9年,完成重庆移民三部曲——《填四川》《开埠》《碑》。

年少起笔情迷巴渝历史

“我最开始写的是话剧。上世纪80年代初,我根据身边的人和事,创作了反映军人爱情的话剧《鲜花献给谁》。”王雨告诉记者,后来一次排练中,正巧遇到峨眉电影厂导演李家模来重庆物色演员。李家模看完排练后,十分欣赏,就找到王志刚,希望他把这幕话剧改成电影剧本。

他的创作热情随之被激发,仅花三天时间就完成电影剧本《鲜花献给谁》,拍成电影后改名为《年轻的朋友》,“年轻的朋友,为什么欢笑,是新的生活,使我们感到骄傲……”同名电影主题曲由李谷一演唱,风靡一时。

这次剧本创作如同找到他写作的泉眼。《年轻的朋友》上映后,他用“王雨”的笔名写了首部中篇小说《桂阿姨》,发表在《红岩》杂志。之后,他陆续发表短、中、长篇小说,均沿用这一笔名。于是“王雨”名字开始出现在国内文坛。

此后,他的创作几乎都聚焦巴渝历史小说。从描写重庆开埠时期长篇小说《水龙》,到描写抗战时期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的短篇小说《船神》和长篇小说《长河魂》,到反映明末清初中国西部大移民的《填四川》,他的小说像一轴白描长卷,恢弘生动地还原了巴渝大地近现代史。

“与历史题材结缘,缘于对读书和历史的偏好。”王雨说,2002年,他在党校学习期间,第一次读到《重庆通史》,怦然心动。“这样一个文学富矿,目前却没多少人进行文学创作,我如果不去挖掘这个宝藏,对自己、对文学、对家乡父老都是一种损失。”

说来有趣,在写《填四川》时,他并未计划好要写“重庆移民三部曲”,甚至这部《填四川》也是在创作《长河魂》时“顺藤摸瓜”来的。

“写《长河魂》期间,我查阅到不少关于‘湖广填四川’史料,忽然兴趣就来了,决定正面将这一历史大事件写成一部长篇小说。”下定决心后,他广泛收集资料,还跑到客家移民落脚最多的重庆市荣昌县考察,整理出好几本素材。经过不断努力,《填四川》终于在2010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获得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并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故土情节写就地域文化

“我深深热爱着生我养我的故土,力求用好看的小说发掘故土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王雨对记者说,“作为本土作家,写重庆地域文化的最大优势是充分了解这片土地,比如十八梯、小龙坎、朝天门,都是自己十分熟悉的,这种熟悉转化成一种独特的情节后,就会文思泉涌。”

王雨对这种故土情节毫不隐晦,他让记者翻开《碑》的扉页,上面写着“碑,竖石也。”他说:“这里我引用许慎《说文》对‘碑’字的字义解释作为题记,实际有其寓意。重庆解放碑的变迁——从‘精神堡垒’到‘抗战胜利纪功碑’再到‘人民解放纪念碑’,正是绝好的历史见证。后记里也写道——我的长篇小说《填四川》的主人公宁徙,是我的长篇小说《开埠》的主人公宁承忠的高祖母;宁承忠是我这部长篇小说《碑》的主人公宁孝原的曾祖父。移民女杰宁徙及其后代的故事得以延续。”

王雨对重庆地域文化的挖掘,引发重庆文化圈热议。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授、著名评论家敖忠说:“王雨是我跟踪阅读的作家之一。两年多前,我在对《开埠》的评论中赞赏过他‘扎根本土,抒写乡愁’的情怀。他自己也多次说过,对重庆这座城市、这片热土怀着挚爱深情。这种故乡情结,在其三部曲收官之作《碑》中表现得更加浓郁。”

著名作家、重庆市作协荣誉主席黄济人对王雨的评价是:“写人,不写成败,只写心路历程;写人,不写躯壳,只写灵魂归宿。这样,碑可作证,往昔那些用血泪谱就的旋律就会绕梁三日,直抵肺腑,在无法复制的悲壮里,我们看到的是民族之魂。”

“移民三部曲”中,王雨通过人物关系设计,把他9年间完成的这三部长篇连在一起,构成一部关于重庆移民故事的史诗。此间业内人士认为,某种意义上《碑》的完成也是他在长篇小说创作道路上又一个里程碑。

无惧“碎片化”讲好重庆故事

作为医生和作家,这两个角色切换中会矛盾吗?“这两者间有矛盾也没有矛盾。从时间上看,确实有矛盾,因为医疗、教学、科研的诸多事情不能懈怠,就是写上兴头也得把创作放一放。不过,我倒觉得这正好是文化创作的休整期。”王雨回答说,我不打牌,双休日和寒暑假都用来创作。如同有的人喜欢打牌一样,创作的时候正是我最舒心的时候。

“重庆移民三部曲”收官之作《碑》出版后,王雨进入总结阶段,思考小说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如何做得更好。在他看来,目前重庆本土小说很难有哪一部能堪称经典之作,他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面对当下网络小说和碎片化阅读的冲击,王雨并没有悲观:“不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不同的文学体裁都有自己固定的读者群体。比如我在微博更新小说章节后,不用过多久就会出现几百条评论,所以读者是不会完全消失的,真正重要的仍然在于你能否沉下去搞好创作。”

说着,王雨向记者展示自己带的硕士生写的《碑》读后感:“借国庆假期,读完了王老师的长篇小说《碑》”,从起初“没有生在那个时代,也没有长在重庆”“不喜欢,因为读不懂”到后来变成“可看到后面,我居然开始以重庆话的感觉在看这本书,真神奇!最后,结局我很喜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