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一

激活市场、培养人才和提升国际化水平缺一不可

轨道交通:蛋糕很大,道路还长

本报记者 罗筱晓 方大丰
《工人日报》(2017年11月15日 07版)

中国轨道交通产业最近很热闹。

11月9日,2017中国智慧轨道交通与创新发展论坛在成都召开。在此之前半个月,2017中国(湖南)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博览会暨高峰论坛在株洲举行。

博览会举办的同一天,落户株洲的全球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示范线一期工程体验线完成基本建设,智轨列车上路试运行。

作为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一张名片,轨道交通既改变了国人的出行方式,又如纽带般将国内国际市场联结在一起。随着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和“一带一路”蓝图的进一步展开,未来,轨道交通的重要性会继续增强。

这也对整个轨道交通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万亿中运量市场待激活

因为不依赖钢轨行驶,在2017中国(湖南)国际轨道交通产业博览会上,智轨列车引起了行业内专家和从业人员的广泛关注。中车株洲所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冯江华形象地比喻:“这就是马路上奔跑的小火车。”

据统计,在全国已建成的4152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地铁也占到了76%。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表示,地铁具有大规模、大运量、高投入的特点,适合于首批发展轨道交通的超大城市和大城市。“但随着大批三线城市开始发展轨道交通,中运量轨道交通就成为了刚需。”

据冯江华介绍,目前我国规划中运量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有50个,总体约6000公里投资近万亿元。“但事实上,真正运用了中运量轨道交通的城市只有13个,市场应用比例仅为23%。”

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为什么难以激活?宋敏华透露,造价和后期运营成本过高是重要原因。“大部分在建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的机电和控制系统都过于繁琐,类似于小地铁。”此外,中小运量轨道交通在城市道路空间与其他交通工具的冲突,也降低了它的应用率。

“这正是智轨列车的重要意义。”冯江华强调。因为无需铺设实体轨道,一条智轨系统运行线建设周期仅需一年,目前一列列车最高运载能力能达到527人。“基础设施投资小、城市适应性高、综合运力强,是一种理想的中运量交通系统。”

在智轨系统被给予希望的同时,也有人谨慎地指出了它可能遇到的问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中浩认为,智能系统最大特点是“中运量”和“快捷”,要让两大优势发挥出来,车长的变化、站长的间隔、路权的专用或者优先均十分重要。“因此,城市供电、交通规则、市民素质都会是智轨系统将遭遇的挑战。”

走出去机遇与挑战并存

原铁道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球铁路正处于难得的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活力和环保要求都使得轨道交通成为受重视的基础设施建设”。但与此同时,中国轨道交通走出去的难度和挑战也非常大,“除了国际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激烈的竞争和市场准入及技术壁垒,都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难题,中国工程院近两年开展了一项中国铁路走出去发展战略的研究。“想要走出去,一定要咨询先行”,作为该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孙永福强调。据他介绍,实行咨询先行战略意味着要增强设计咨询能力和国际化水平,熟悉国际市场的需求规范,并且一定要抓住时机进入重点项目的前期标准制定。

此外,搭建合作联盟、推动技术创新和实行本土化运作等都是中国铁路走出去需采取的战略。“其中本土化运作是我们过去容易忽略的。”孙永福说,本土化是指要充分考虑东道国的国情和需求,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自然资源。“既然是两个国家共同达成的工程协议,就要充分尊重双方的意愿。”

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十三五’期间,轨道交通每年新增里程数在3000公里以上,相对应的,每年对人才的需求在3万~5万人之间,缺口非常大。”在株洲的高峰论坛上,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陈泳一开口就“诉苦”起来。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职教处处长易剑波长期从事铁路行业人才培养工作,在他看来,轨道行业人才难培养,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人才需求大、质量要求高、培养速度必须快;另一方面是培训资源稀缺、培训方式陈旧、培训能力不足,自然会出现无人可用的问题。”

为了“挖”到可用的人才,陈泳和同事费了很多功夫。据他介绍,长沙轨道交通的人才一般从3个途径获取:从人才市场或合作院校招聘、借助外部专业结构和行业内企业的力量实现项目外包和人力外包以及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内部供应。“第三种方法是最核心的,能让企业有造血功能。”

陈泳表示,为了“造血”,公司又将内部员工的培训分了四个层级:通过校企合作培养订单生,对新员工采用外包的系统化培训体系,高级人才依靠企业内部培训,“最后的管理人才则借助高校和行业机构的力量”。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崇甫在论坛上表示,为了培养适应国际化需求的人才,目前公司从新人招募环节就设定了一系列标准:“无论是管理型人才还是技能应用型人才,外语水平和跨文化思维能力都是考量的重点。”除此以外,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还与众多海外高等院校、海外公司合作搭建人才培养网络,同时通过政策、待遇将对国际化人才的吸引力保持在有竞争力的水平。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