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7年12月01日 星期一

索赔,为了铭记历史

毕振山
《工人日报》(2017年12月01日 08版)

对于中国劳工来说,强忍痛苦不断起诉的目的不仅是寻求公平正义,更希望中日两国民众能够铭记历史、珍视和平

75年前,当时的日本政府仅凭一条决议,就将大约4万名中国劳工强掳到日本从事非人劳动。75年后,中国劳工幸存者及遗属再次在日本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和赔偿。对于中国劳工来说,强忍痛苦不断起诉的目的不仅是寻求公平正义,更希望中日两国民众能够铭记历史、珍视和平。

1942年11月27日,当时日本的东条英机内阁为弥补日本国内劳动力不足的情况,通过了所谓的《关于将华人劳工移入日本内地》的决议。根据该决议,日本军队在随后几年通过武力疯狂强迫中国民众到日本做奴工。据日本外务省不完全统计,被掳至日本的中国劳工总数达38939人,死亡6830人,在中国境内强掳运输途中死亡、被折磨死亡、因暴动冲突死亡的人数是2823人。在这些劳工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只有11岁。

虽然现在距离二战结束已经有70多年,但中国劳工当年受到的非人虐待并没有被世人忘记。11月27日,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致函日本驻华大使并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对当年强掳中国劳工的“政策”进行反思,并就此事给中国受害者带来的灾难进行谢罪和赔偿。同一天,包括日本国会议员在内的日本各界有识之士举行集会,呼吁在二战中强征中国劳工的相关企业和日本政府反省曾经犯下的罪行,向受害者作出真诚的谢罪及应有的赔偿。28日,2名中国劳工受害者及遗属等共17人在日本大阪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赔偿损失并道歉。

实际上,中国劳工的索赔努力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众多劳工受害者通过日本律师在日本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和加害企业道歉并赔偿。然而在2007年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却以中国政府在《中日联合声明》中已放弃包括公民个人在内的请求权为由,驳回了中国劳工的诉讼。这一判决使日本企业和政府找到了逃避责任的借口,在中国劳工赴日索赔的近30起案件中,除了日本新潟地方法院2004年3月的判决外,其他大多数案件都以败诉告终。

眼看赴日起诉困难重重,近年一些劳工幸存者及家属开始选择在国内提起索赔诉讼。2014年2月,数十位劳工幸存者及遗属在北京市一中院对三菱公司等企业提起损害赔偿诉讼,要求对方公开致歉并赔偿每位劳工100万元人民币。2016年6月,三菱公司与中国劳工受害者达成和解,该公司在和解协议书中明确承认中国劳工人权被侵害的历史事实并公开谢罪,同时向每位劳工受害者及遗属支付10万元人民币。此外,该公司还承诺出资为受害者修建纪念碑。2016年12月,27名中国劳工幸存者及遗属向北京市三中院提起诉讼,要求日本鹿岛建设公司向中国劳工公开致歉并赔偿每人100万元人民币。

然而,仅仅几家公司的道歉赔偿并不足以给这段历史画上句号。当年使用中国劳工的日本企业据统计共有35家,现存的还有23家,其中大多数没有承认罪责。更重要的是,强征中国劳工的始作俑者日本政府仍然没有道歉。虽然现在劳工幸存者越来越少,但中国劳工的追责索赔之路并没有走完,这不仅是为了给所有故去和健在的受害者一个交代,也是为了让世人记住这段历史,让中日两国民众能够以史为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