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7年12月02日 星期一

成立两年来,中国首个由公益组织管理的城市生态公园正逐步成为市民参与生态保护、接受自然教育的新平台——

把市民请进来,才能让公园“走出去”

本报记者 刘友婷 本报通讯员 温家怡
《工人日报》(2017年12月02日 07版)

天边夕阳洒在湖面上,一群候鸟时而飞翔,时而停留在生态浮岛上……每年10月下旬到次年4月前后,数十万只候鸟离开寒冷的北方,到深圳湾畔的红树林越冬。

2015年12月28日,中国首个由政府规划建设、委托公益组织管理的城市生态公园——广东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正式开园。

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接管公园两年来,来红树林生态公园游玩的市民多了,生态环境也好了。红树林生态公园正逐步成为深圳市民参与生态保护、接受自然教育的新平台。

社会组织委托管理

占地38公顷的红树林生态公园东临新洲河,南面为深圳湾,西面与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紧密相连,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最近距离仅300米。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被视作深圳城市名片的红树林也遭受了相当程度的破坏。2012年,为了恢复新洲河口滨海湿地生态环境,同时给市民提供一个体验红树林湿地、认识生态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深圳市政府决定建设红树林生态公园。

公园建成开园后,没有走“自包自管”的老路。福田区政府在公共服务项目上进一步简政放权,探索在红树林生态公园管理试点引进社会组织委托管理新模式,委托红树林基金会进行管理,进而成为全国首家由政府委托社会组织管理的市政公园。

在“政府+社会公益性组织+专业管理委员会”的新模式下,福田区政府与专业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监查公益组织的管理团队和员工工作情况,按进度和标准检查评估结果,支付委托管理经费;红树林基金会则在公园日常管理、生态保护和科普教育中充分利用自筹经费,补充政府投入,严格执行专业管理委员会设定的评估标准和要求;而专业管理委员会由行业专家及市民代表组成,设定监管和评估的标准和要求,对公益组织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监督和评估。

“政府购买服务‘只养事不养人’的理念得以体现,社会组织在环保科普方面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福田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红树林基金会的发起人大多是深圳本地和华南区域的企业家,他们关注环境,也渴望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回馈这座城市。”红树林基金会副秘书长闫保华说,红树林基金会自2012年7月创立伊始,就致力于打造一支有自然教育经验的团队,并邀请资深专家一同参与志愿者培训。

生态保护需要公众参与

正式托管公园后,红树林基金会对公园进行了一次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的结果并不乐观。园内所植大多是园林物种,符合滨海湿地生态环境的本土物种占比很低;外来入侵物种在公园迅速蔓延,威胁着残存的湿地栖息地。

“以往对保护区的理解就是把一个重要的地方围起来,避免人类活动发生。以为这就是保护了。” 闫保华说,然而由于水的流动性,上述方式并不适用于湿地保护。红树林基金会决定参考香港的管理经验。

在该基金会的牵头下,包括深圳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在内的专家团一行来到香港米埔湿地保护区实地取经。他们发现,米埔湿地保护区不但没有封闭,还积极邀请公众参与,每年为香港教育局提供400个学生团队的参观机会。湿地不仅没有加重破坏,生态保护还越做越好。

“生态公园的保护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红树林基金会公众教育部总监胡卉哲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受香港的启发,红树林基金会组织了一系列让普通市民参与进来的活动。

去年10月底,志愿者们一大早就来到生态公园为水鸟们制作生态浮岛。割竹子、剪铁丝、铺椰纤毯、铺泥炭苔、铺稻草……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众多市民通力合作,在17小时内完成了生态浮岛的搭建。

“由于园区建成时间短,周围植被稀疏低矮,湖面与沿湖道路没有明显的隔离屏障,根据绿头鸭等雁鸭类水鸟的生活习性,它们喜欢在远离人群干扰并且隐蔽的地方筑巢繁殖。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建立人工生态浮岛让它们安家。”胡卉哲介绍,邀请公众制作生态浮岛能够让他们有参与感、拥有感,让他们在参与中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这实际上是一个让人从‘我了解’到‘我关心’,最后到‘我愿意来行动’的过程。”闫保华说。

“自然教育,需要走到自然中去”

每年的10月至来年的4月,深圳湾都会迎来数十万只、高达250多个类群的候鸟来过冬。每当候鸟季来临时,都会有不少深圳市民前往红树林生态公园观鸟。

现在,红树林生态公园每个周末的导览活动都由志愿者带领。新志愿者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导览内容后,可以当老志愿者的助理,之后再申请考核,考核通过可成为主讲。截至目前,基金会已经培训了近300名导览志愿者。

不仅如此,红树林基金会与政府、学校合作,建设自然教育中心,面向公众、社会和学校提供自然教育服务。据统计,目前红树林基金会参与建设的自然教育中心及自然学校已有6所,包括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深圳湾公园、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洪湖公园、园博园、儿童乐园。

“6个自然教育中心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各不相同。每个中心都有适用于本中心的课程和教材。”胡卉哲说,与此同时,他们还开展“种子教师”培训,尝试通过引导教师在中小学校引入自然科普课程,并吸引更多孩子有组织地来到生态公园,接受自然科普教育。

“红树林生态公园是深圳重要的绿色名片,但仍然有很多学生从来没来过。”胡卉哲说,他们希望深圳学生在上学期间,都能够到公园里来体验、参与,“因为真正的自然教育,需要走到自然中去。”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