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9年05月06日 星期一

凝聚磅礴力量 赤诚服务职工

——北京市总工会五年工作回顾

《工人日报》(2019年05月06日 04版)

北京职工服务中心

2019年4月21日,“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刘伟(右一)主持召开劳动模范、北京大工匠座谈会

北京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郑默杰(右二)在北汽集团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进行专题调研

2016年,镌刻有1197名北京市全国劳模姓名的“劳模广场”在崇文门明城墙遗址公园落成

2016年10月,北京市总工会启动首届“北京大工匠”选树活动

目前,苏宁小店职工暖心驿站在北京市区已经开设512家

北京市工会开展“把微笑带回家,为最美劳动者点赞”大型公益活动,连续4年向一线劳动者赠送“微笑”照片

寒冬里,一线户外劳动者收到来自北京工会组织的温暖

北京市总工会组织艺术家创作劳模题材的艺术作品

初心如磐,使命如山。

过去的5年,是北京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城市深刻转型、经济稳步提升、环境持续改善、社会治理加强、人民生活提高的重要时期;过去的5年,也是北京工运事业紧紧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不断深化改革的5年;过去的5年,更是北京工会积极团结动员首都职工,凝聚磅礴力量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不懈奋斗的5年。

在北京市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翻阅北京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以来5年的成绩单,一个个贴心的创新服务,一项项深入的改革举措,一组组耀眼的幸福数字,记录着北京工会忠诚党的事业,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谋划新思路新举措的生动实践,彰显出首善之区工会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执着信念、坚定决心和创新作为。

高举旗帜,强化引领,凝聚起建设首都的强大力量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思想指导新实践。

2014年被称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这一年,北京“两会”绘制了首都“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确定了北京新一轮改革任务。

同年4月26日,北京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闭幕。此前两个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期间提出的“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重大时代课题,为做好新时代北京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是北京工会谋划工作的根本遵循。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北京市总工会主席刘伟时常告诫工会同仁:“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工会组织首先是政治组织,工会工作首先是政治工作,必须明确工会的根本任务是团结带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刘伟认为,只有更加自觉地把北京工会工作放到全市工作的大格局中去考量,才能承担起新形势下工会组织的新使命。

北京工会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市重要讲话作为案头卷、工具书、座右铭,切实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的全过程,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为新时代北京工会的改革创新大业布局谋篇——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生命力;坚持把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为主战场,增强工会组织的战斗力;坚持解决工会干部和工会工作脱离职工群众的现实问题,增强工会组织的生机活力;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履行主责主业,竭诚服务职工,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坚持重心下沉夯实基础,把力量和资源向基层倾斜投放,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创新实现思想建设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政治保障。对此,北京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郑默杰指出:“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工,不断创新载体,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2019年1月9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工地上10名一线劳动者获评“首都最美劳动者”,千名劳动者获赠装帧精美的24寸“微笑”个人肖像照。这场“把微笑带回家,为最美劳动者点赞”大型公益活动,是北京市总工会加强职工思想引领的创新举措之一。5年来,北京市总工会通过“北京大工匠故事讲堂”“幸福绽放”等活动,组织劳模工匠事迹系列宣讲,辐射职工群众1100万人次。北京市总工会还组织建设劳模墙、劳模广场和劳动广场,整理出版《北京市全国劳模大词典》,积极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氛围。5年来,全市推荐评选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1247名、劳动奖状295个、劳动奖章1390名、工人先锋号641个。

同时,北京市总工会注重以思想引领带动职工文化建设,举办首都职工文化艺术节,开展“五一”假日系列文化活动,推出太庙国学讲坛45期,组织职工演讲、摄影、书画等文化活动3200余场,建设职工书屋2315个,积极引导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年来,北京市各级工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展开大学习、大讨论,推动新思想新理论进机关、进企业、进楼宇、进院校,覆盖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引导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凝聚职工意志、激发职工力量。

尽责服务,依法维权,成为首都职工最贴心的“娘家人”

工会因职工需求而生,尽服务职责而立。

如今,劳动者走进北京市512家苏宁小店中的任意一家,都可以享受饮水、热饭、小憩等服务,可以免费使用无线Wi-Fi、针线包、共享雨伞、常用急救药品和血压计、血糖仪等健康检测设备。这是北京市工会探索职工之家和暖心驿站社会化建设经验的具体成果之一。

根据北京市总工会制定《关于深入推进职工之家建设工作的意见》,工会组织将服务阵地从单位内部拓展延伸到社会领域,在机构、人员密集地区建立公共区域职工之家,在便利店、银行网点、加油站、企业车间班组等场所建立职工暖心驿站,使工会服务更加贴近职工。截至目前,北京工会已经建成工会服务站357家,职工之家1.38万家,职工暖心驿站9650家,母婴关爱室2020家,开办子女托管班293个。工会在解决好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问题方面,实现了在“小服务”中,做好工会组织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大文章”。

北京市总工会还通过完善实名制会员数据库,做实慰问帮扶、医疗救助、就业创业、“两节”送温暖等工会服务品牌。开发北京工会“12351”手机APP,推进工会普惠性服务,“12351”手机APP注册用户达到125万人,“12351”热线受理职工诉求102万件;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服务职工1139万人次,互助金额18亿元;全市在档困难职工户数从2014年的7666户减少到692户;“两节”送温暖、金秋助学等方面累计投入资金4.67亿元,走访慰问3.5万户职工家庭,帮扶1.1万名困难职工子女;全年节日、会员生日等慰问标准逐步提高,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职工身边。

创新搭建平台,为职工圆事业发展梦。2016年10月,北京市总工会开展了两年一届的“北京大工匠”选树工作,采取报名不设门槛、现场比拼的形式,通过选拔赛、挑战赛等环节,脱颖而出了10名首届“北京大工匠”。自此,“北京大工匠”成为了北京职工学习的榜样和追求的目标,在社会上形成了“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浓厚氛围,许多企业纷纷出台技能人才激励政策,为职工发展拓宽渠道。

5年来,北京市总工会与市发改委颁布实施《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打造首都职工全面发展平台,聚焦高端制造业、高新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选树“北京大工匠”;推进在职职工职业发展、创新项目、名师带徒等一系列助推计划,累计发放各类助推资金3629万元;广泛开展主题劳动竞赛、职业技能竞赛,参加职工300余万人次;深入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累计建成5000余家职工创新工作室;实施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举办1516场公益大讲堂,线上培训职工近2000万人次;选派1058名职工赴港澳台、欧美参加技术交流活动,为职工提升职业技能搭建舞台,积极引导职工开展科技攻坚和技术革新,推动首都创新发展。

维权服务是工会组织的天职和工会工作的生命线。5年来,北京市总工会推动修订《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积极参与最低工资标准等民生政策的协商和制定,建立职工事务联席会制度。随着《北京市工会深入推进集体协商行动计划(2015-2018年)》正式发布,工会开始努力深化以职工福利费和教育经费使用等为主要内容的“四必谈”集体协商,全面推动集团型职代会制度建设,全市90.4%的建会企业开展了集体协商,94.2%的建会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民主管理制度。组织3万余家企业参与“安康杯”竞赛活动,保障职工生产安全。工会推动建立北京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深化劳动争议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5年来受理职工劳动争议和法律援助案件12.6万件,画出了一道从普惠服务到依法维权,再到幸福生活的“微笑曲线”,工会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职工“娘家人”。

锐意改革,领异标新,工会组织创新力吸引力日益增强

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再启攻坚突破之局。

2015年7月6日,党中央历史上第一次群团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全国总工会开展中央群团机关改革试点后,北京市总工会坚持以上带下,率先推进改革。北京市委在出台《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意见》之后,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总工会改革方案》,制定任务清单和配套文件,明确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全市16区及开发区总工会、54个试点单位从机构设置、组织网络、方式方法、工作平台等8个方面推进改革,形成了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到去年,北京市总工会本级机构改革已经完成,制定和修订制度文件55个,工会改革立足源头把好“方向盘”,为凝聚工作合力提供行动指南。

坚持问题导向是北京工会工作的一条原则。北京市第八次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职工队伍的内部结构、就业形态、技能素质、权益实现和利益诉求都面临新的问题;北京职工的劳动岗位、劳动报酬等利益诉求差异日趋多元;新就业形态从业者与互联网平台型组织关系模糊;职工技术技能素质存在短板,职工权益实现还有待加强;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灵活就业者还没有加入到工会中来……面对这些现实问题,2018年,北京市总工会从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入手,创新推出职工沟通会、企业沟通会“双沟通”的模式,对800名工会干部进行专项培训,并在120个街道乡镇总工会开展试点,推动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

工会干部主动深入社区、楼宇、园区、市场、工地等职工密集的区域,各基层工会工作者利用职工休息时间,组织职工沟通会,摆摊设点,主动向广大职工集中宣传工会的职能作用,推介针对职工合法权益打造的服务项目,听取职工意见建议,并现场吸纳零散就业人员、农民工、小微企业职工等加入工会组织;企业沟通会期间,工会工作者主动上门入企,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等形式宣讲工会作用,了解企业需求,听取意见建议,争取企业行政支持建会,改进基层工会工作。数据显示,“双沟通”工作模式开展以来,全市共召开1714场企业沟通会和870场职工沟通会,涉及3745家企业,其中未建会企业2616家,与885家企业达成建会意向,现场申请入会职工达到1.55万人。

同时,北京市总工会大力推进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以工会联合会为工作抓手,促进非公企业建会工作的展开。目前,已建成快递、互联网、园林绿化等18个市级行业工会联合会,扩大对新兴产业、新兴领域职工的覆盖面。按会员比例为基层配齐专职工会社会工作者、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和专职律师。北京市总工会还联合市人力社保局等四部门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服务职工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将70%以上工会经费用于基层工作。以“讲信仰、学理论、比业务、见实效”专项活动为抓手,推动各级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倡导真抓实干。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联系引导社会组织1000余家。截至2018年底,全市已建工会组织5.6万个,涵盖单位34.4万家,会员总数621万人。

2018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全总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到北京调研,对北京市总工会锐意进取、创新有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我们相信,北京工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坚持首善标准,强化政治担当,一定会在团结动员全市职工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历史征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白莹/文 周世杰/图)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