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9年12月24日 星期一

与普通农民不同,农业经理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

在希望的田野上当CEO

本报记者 李丹青
《工人日报》(2019年12月24日 06版)

在农村,一个新行当悄然兴起——农业经理人。他们好比农场里的职业经理人,凭借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在专业合作社中从事农业生产组织、设备作业、技术支持、产品加工与销售等管理服务。

收入有明显增长趋势

在武汉打拼的吉林人魏晓明,是农业圈里出了名的劳模。

10年前,由于创业之路不温不火,魏晓明选择了从事农业生产,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农民一起组建了黑冰专业合作社。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和创新观念,起步时的合作社举步维艰。

2010年他参加了农业经理人培训。经过系统学习,魏晓明收获颇丰,并开始在农业经营主体中实行规划管理,加大新产品培育、规范生产流程,先后培育出黑冰梦甜玉米、黑冰甜王西瓜等特色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1万亩。

同时,魏晓明重新给农场定位,从等客上门到主动对接小区、商超,再到网络营销,农场发展一年一个台阶,还吸纳了当地80多位农民就业。

农业经理人的职业选择,改变了魏晓明的人生轨迹。人社部日前印发《新职业——农业经理人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预估当前像魏晓明这样的农业经理人从业人员超过286万人。他们的工作任务包括:搜集和分析农产品供求、客户需求数据等信息;编制生产、服务经营方案和作业计划;指导生产、服务人员执行作业标准;疏通营销渠道,维护客户关系;组织产品加工、运输、营销;评估生产、服务绩效,争取资金支持。

前段时间,人社部门曾对农业经理人的情况进行调查。受访的2000余人中,所在的行业以种植栽培为主,年收入超过7万元。对于农业经理人的待遇,《报告》指出有明显增长趋势。

既要懂技术还要善经营

农业经理人常常被称为“家庭农场主”“农业经纪人”“农业CEO”等。尽管称呼不同,但都指向那些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专门人才。张绍发也是其中一位。

2007年,原本从事农资销售的张绍发,成立了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为一名农业经理人。“那时大家都不看好我,也没人相信我的经营模式和理念。”

不过,时间证明了他的选择。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成集有机蔬菜定制生产、直销配送、亲子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场。如今,合作社已成为沟通企业、农户、创业者和消费者的互动共享平台。

“合作社采用土地流转、农户零出资变股东模式。”张绍发介绍,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成为合作社一员后,可以通过土地分红、土地租金、返租用工等方式获得收益,田间地头的优秀者每年还有绩效奖励,算下来农户每年每亩净收入达1.2万元。“这种模式为周边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中,华中师范大学职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沈娟指出,农业经理人活跃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他们以先进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运营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组织和管理规模化、集约化农业及其他专业化的生产形式。他们在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以工资或红利的形式获取劳动报酬。

未来5年需求量将达150万人

上世纪90年代,山东潍坊提出并实施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记者了解到,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广,出现了越来越多像魏晓明和张绍发这样,以专业合作社、规模家庭农场为服务对象,以薪酬和分红为收入来源,具有明确分工的职业劳动者。

人社部的分析报告指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将以年增幅10%以上的速度发展,预计未来5年我国对农业经理人的需求总量将达到150万左右。

“作为新职业,农业经理人的确立对建立高素质农民制度具有示范效应。”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专家委员会专家、研究员彭瑜认为,农业经理人是高素质农民的领军人物。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经理人有可能按行业或管理服务专业化的路径细化职业分工,成为农业生产领域中难以替代的职业群体。

目前,农业经理人的职业活动领域较为宽泛。随着规模化经营的领域扩大和精度提高,分析报告认为,职业内部可能会细化劳动分工,形成生产管理、销售管理等职位,降低对从业人员的经验和胜任能力要求。同时,随着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农业经理人室外工作时间将减少,劳动强度将降低。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