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退休预审遇难题 要让数据多跑腿
北京卫视播出的节目中,该市人力社保局处长体会了临近退休职工查找补充档案的困难。北京市每年有超过12万名职工退休,在退休审核时,有的职工会遇到一个问题:档案中缺少材料影响退休待遇,但自己找寻困难重重。
节目中,还有两周就要到退休的张先生,有多段工作经历,人力社保部门提前预审时发现他档案中少了两段工作经历,如果找不到档案记录,他每个月将少领几百元养老金。“走流程”的处长历经近10天奔波,沟通十几个单位,打了几百个电话,在某家单位,处长翻阅了3000页泛黄的档案资料,“纸都脆了”,最终找到相关材料。
这件事情,促成北京市退休预审期从提前6个月变成提前至一年。
档案缺失为何会影响职工退休待遇,这是因为,1992年国家开始实行社保个人缴费制度,在1992年前,职工工作经历需要凭借个人档案中连续工龄原始材料的记载,才能视同缴费年限。如果这个原始材料不完整,出现了间断缺失,就会影响到退休金待遇。
职工的委屈是可以理解的,档案不归个人保管,自己档案里被放进了什么,拿出了什么,现在都有什么,自己是根本看不到摸不着的。临近退休被告知档案里少了几页纸,还得自己去找材料,60岁的人了,去哪儿找几十年前这些本来就不在自己手里的材料呢?而且,这个事情还要在退休前办好。
这个事情办起来有多难,笔者亲身经历过。当事人档案中少了30年前的一页纸,30年来没人意识到这页纸不在了,直到退休前才被发现,究竟哪个环节出错无人知道,但找不到它,无法证明这一年的工作经历,退休待遇要损失很多。几十年人事变迁,找到当年的经办人和证明人有多困难不必多言,好不容易找齐了证明人,一个新问题让大家哑然,单位几经变迁更名,如何证明现在盖章的单位,和当年是同一家呢?
非亲身体会,不会理解档案材料遗失真的存在,有的是少了工龄,有的是少了职级调整的文件,这都会影响退休待遇,不亲自跑腿办,不知道证明“我曾在这里工作过”“我曾经有这个待遇”有多难。几十年里,任何一个环节档案管理人员的一个小疏忽,都有可能在职工退休时刻“暴雷”。
档案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交叉证明的。其实,职工缺失的材料,有可能在部门或单位的相关档案文件中找到佐证资料,只是,这些资料个人是很难接触到的,并且,纸质档案保管不善,有可能随着时间损毁灭失。
把预审期延长,只是让职工找材料的时间有所延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从机制上有所变化,比如,在某些条件下是否允许容缺办理和认定连续工龄?当然,如何尽快归拢散落在各系统、各单位的相关信息,职工再遇到这类情况,让部门多跑腿、数据多跑腿,而不是老职工跑断腿,才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