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养老的幸福
“慈善为老走千户,爱满人间传万年”。这句话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交通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内悬挂的一面锦旗,赠予人是“七区社区一孤残老人”。这个养老驿站里还珍藏着10多位老人手写的一封封感谢信,每一封信里都记载着老人在驿站得到的暖心帮助,虽然都是一些日常小事,但是对这些老人来说就是帮他们解决了天大的难题。
解决养老“最后一公里”
住在和平里街道林调社区的庞淑琴,多年来独自照顾患病老伴和一个残障儿子。去年年底,48岁的儿子冷磊从四楼楼梯滑落到二楼,眼角受伤流血不止,社区诊所建议送到附近医院。但由于年近80岁的庞淑琴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没有健康宝,也不会使用手机叫车,情急之下她来到养老驿站找人帮忙。最后在工作人员王清菲的帮助下,母子俩才顺利来到医院。
“多亏了小王姑娘,她跑上跑下地做核酸检测、排队挂号、缴费,还把我们母子俩从医院送回家门口,真是特别感谢她,也感谢这个养老驿站,帮了我们那么大的忙。”现在在庞淑琴看来,王清菲就像是自己的亲孙女一样,冷磊也不时来驿站给“小王妹妹”送吃的。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养老“最后一公里”问题,从2016年开始,北京市通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鼓励各社区建立养老服务驿站,探索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结合模式,让更多老人在家门口享受到养老服务。
住在和平里街道安德路社区的任广生先生是家门口养老服务的受益者。81岁的任广生患有心脏病,腿脚也不方便。“年纪大了,出门买菜难,燃气灶也不太敢用了,怕忘事儿,有一次煮鸡蛋把锅都烧着了。”任广生说。
再也不用为吃饭犯愁
自从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成立后,任广生就不用再为做饭、吃饭犯愁,订一次餐够他和老伴两个人吃一天。65岁的张爱华女士也是每天必来这个驿站点餐的用户,“我每天都来这里订饭,家里就两个人吃饭,做得少还不够粘锅底的。我又患有心梗、高血压等疾病,有了这驿站以后,我就不用做饭了,省了很多麻烦,也有更多时间去做户外健身运动。”
安德路社区养老驿站站长李灿说:“以前老人都是自己在家做饭,现在他们只要提前一天打电话告诉我们想吃什么,在第二天就会有人送饭上门。老人也可以选择在驿站里吃,驿站有专门的就餐室。考虑到老人的营养健康,老年餐桌的菜都是少油少盐,每周更新的菜单也都考虑到老人的膳食营养搭配。”
在今年2月召开的“十四五”时期深化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素芳介绍:“针对老年人吃饭不便的问题,今年计划安排老年餐桌1000个。”2019年,北京市发布首个关于老年餐桌的专项团体标准 《老年餐桌等级划分与评定》,对于规范老年餐桌的运营、提高老年餐桌的服务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安享幸福晚年
在养老驿站里,老人还能完成日间照料、理疗、理发、洗浴、按摩、护理等各需求,不过最受老人们欢迎的还是驿站定期举办的各种讲座和文化活动。据交通社区养老驿站站长许斌介绍,驿站每周都会举办免费的讲座活动,包括中医养生、老北京传统文化、防电信诈骗等,不仅丰富了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帮助他们学习到不少实用技能,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家住交通社区的84岁老人苏丽伏就是驿站讲座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老师们讲得可好了,驿站工作人员也很热情,平时没事就来这里看电影、听讲座,跟其他老人们聊聊天,精神上感到十分满足。”对于驿站经常举办的养生知识讲座、插花、工艺品制作、老年益智游戏等各种公益活动,苏丽伏也一个都没落下过。用她的话说,“有了这个驿站,我们老年人像是多了一个家。”
据和平里街道民生保障办工作人员张艳茹介绍,从2016年开始,和平里街道先后建成5个养老服务驿站,总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基本实现了社区居家养老全覆盖。和平里属于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街道,目前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3万人,占总人口的25%。辖区内老人常见病、慢性病较多,子女照护压力比较大,建立社区养老驿站,为老年人提供低偿服务,能帮助解决老年人和子女后顾之忧。
民政部门数据显示,自2016年北京市开始启动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试点工作开始,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建成运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005家。各省市2021年地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表明,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努力解决养老难题,让每个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