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1年08月15日 星期一

卡尔维诺的多重意象

唐宝民
《工人日报》(2021年08月15日 03版)

必须承认,阅读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过程是困难的,因为卡尔维诺在写作本书时,完全是对传统写作方法的颠覆,这种颠覆,首先是结构形式上的颠覆。传统意义上的小说,结构形式是“按照时间的流逝讲故事”,讲故事的发生、发展、结束,结构完整的,有饱满的人物形象。当然,意识流也打乱了时空,故事被分割成无数个碎片,需要读者经过分析才能将其整合。

但卡尔维诺的这本书,则是对意识流的一种突破,卡尔维诺曾说:“在一本小说中,真实性就像雾一样是不可获得的……”的确,读这本小说,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弥漫着浓雾的迷宫。

小说的开始,讲一个男读者开始读一本小说,然后讲的是这本小说的内容,我们读到第一章结束的时候,小说内容停止了,理所当然地,我们翻开了第二章,想接着读下面的内容,但第二章又回去讲那个读者,说他在读那本小说时,读到30多页,发现书印错了,后面的内容不是这本书的了,他不得不到书店去,换了另一本书,回来后开始读,结果,同样事情又出现了,第二本书也在中途出现了错误,无法往下看,于是又换了第三本书开始读……如此往复,他一共读了10本书,这些书都只有开头没有结尾,而且内容毫不相关、完全独立,内容有革命,有启示录,有逻辑几何学……总之,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要时刻对情节进行分析,方能进入下一阶级的阅读,全书读完之后,我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卡尔维诺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也许,追问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荒诞行为。有评论家这样评价这本书:“啊,说起来,最近我在看卡尔维诺,你知道的,《寒冬夜行人》可以打乱顺序重新组合的小说!实在太迷人了,像在考验智力……”

今天,卡尔维诺已经成为中国公众心目中大师级作家,他的小说,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除了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因素和奇异的、魔幻的因素之外,更主要的还是他写作方式的多重表达性、虚构的多义性以及结构的复杂性。

尤瑟纳尔曾这样阐述他的创作观:“有些书,不到40岁,不要妄想去写它。年岁不足,就不能理解存在,不能理解人与人之间、时代与时代之间自然存在的界线,不能理解无限差别的个体……经过这许多年,我终于能够把握皇帝与我之间的距离。”和尤瑟纳尔一样,卡尔维诺也是一位文学拓荒者,在别人不曾走过的路上尝试着开拓出一条新路,他成功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