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打破“白瘦幼”审美的良好开端
近日,某杂志在三亚举办的年度人物盛典红毯上,“大码女孩”杨天真在各路明星中脱颖而出上了“热搜”。
红毯上俊男美女如云,身材“丰腴”的她可谓自信放光芒,力压群芳。
前不久,杨天真就因签约5位各有千秋的“大码女孩”引发热议。
“大码女孩”作为人设或卖点,或许是其商业团队有意的策划与运作,但在一个“白瘦幼”审美一统江湖的当下,“大码女孩”走上红毯,以自信的姿态现身聚光灯下,在倡导社会审美多元化上,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整齐划一追求“白瘦幼”审美的时代,我们该给“大码女孩”一些掌声。
姜文曾在一档谈话节目里说:你可以说人类的技术在进步,但人本身没太大变化,每天都还在为身上长不长那二两肉操心。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如果说古代帝王深宫大院里的怪癖,引导了当时的社会审美与潮流,那当下社会又是谁在制造“容貌焦虑”?
一个简单的推理,也许能帮我们拨云见日。那就是要看,鼓吹“白瘦幼”审美,鼓励正常人走上“整形”手术台,对谁最有利可图。
看看我们身边林立的整形机构、减肥机构,就可管中窥豹。隆鼻、磨骨、填充、抽脂……
近年来,我国医美产业加速生长,用户需求不断迭代,医美消费从“小众”走向“大众”。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到1769亿元,增长率高达22.2%;2019年中国医美用户1367.2万人,预测2023年医美用户达2548.3万人。
千亿级的颜值经济一路高歌猛进。作为一个产业,本无可厚非,但兜售单一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就值得商榷。
单向度的审美追求,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社会的容貌焦虑和人们自我形象管理的日趋“内卷”。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不少高中生刚从高考考场下来,第二天就走进了医美机构的大门。拼完学习,接着拼颜值。容貌焦虑越来越波及低年龄段的群体。
同时,一个拧巴的社会现象出现了:一边是各类美食主播各种胡吃海塞,天南海北奇珍异味,引诱你的胃;另一边,各种整形广告、减肥宣传无处不在地提醒你:“胖”是病,丑是“罪”。一帮人鼓励你饕餮,另一群人喊你“抽脂”。
看着千篇一律的“锥子脸”“蛇精脸”,窃以为,还真没有鞋拔子脸、猪腰子脸有个性。
其实,时尚从来都是包容的。真正震撼人心的美,总是与内心深处的自我肯定与自我接纳息息相关。
患有白癜风的加拿大模特温妮·哈洛,是世界超模;门牙缝宽,没有影响琳赛·威克森成为美国超模,反而成了她独特的标志。一些快时尚品牌越来越爱用老年人做模特,倡导一种没有年龄差别的潮流与时尚。
几天前,汶川地震幸存女孩机械腿走秀,不也让我们直呼这才是真正的“超模”吗?
胖瘦丑美,谁有权将之界定成问题与疾病?我们还需要反思,自己有无必要遵守这种界定?
美,本就很多元,何必千篇一律。环肥燕瘦,各美其美,“大码女孩”走上红毯赢得掌声,这是打破“白瘦幼”单向度审美的一个良好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