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到能保命的头盔不能靠运气
据11月21日央视报道,日前,广东消委会对销量靠前的十款头盔,从物理安全性和使用舒适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不尽如人意。吸收碰撞能量性能是头盔产品最为核心的安全指标,但有两款不达标;六款产品在测试时出现脱落、零部件失灵等问题,还有两款缺少缓冲层,无法有效保证安全。
头盔能有效保护头部,使头部受重伤的危险系数减少85%,但上述检测结果,令人担忧。特别是,接受检测的还是市场上销量靠前的产品。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大量正在使用的头盔存在不合格的风险。2020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头盔风险监测,结果发现近七成样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现实中的一些案例也证实了这点。比如,在多起电动自行车与汽车之间发生的事故中,受伤严重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所戴的头盔均被发现没有缓冲层,没能起到保护作用。
当前,电动自行车头盔不仅没有国家标准,也没有行业标准。尽管一些地方出台了团体标准,但并不具备强制力。不少企业参照摩托车头盔国标制定了自己的企业标准,但往往会把相关参数指标压低。标准缺失之下,市面上销售的头盔不乏贴牌的“三无”产品。这也给监管带来了一定难度——硬杠杠不明确,如何判定某个产品过不过关、合不合格?处罚的依据又是什么?
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超过3亿辆。据统计,2019年,驾驶电动自行车致死人数达8639人,受伤人数超过4万人。有研究显示,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致死案中,超过80%为颅脑损伤导致死亡。而现实中,人们往往不会从专业角度去选购头盔,也没有能力去做质量检测。对于这种“保命”必需品,有关方面不能把杂乱的市场直接推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凭运气去购买。
好消息是,电动车头盔国家标准的出台已经“在路上”。去年11月,国家标准委下达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在现有的摩托车强制性国标中增加了电动自行车头盔产品标准要求。今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对《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拟立项强制性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对电动自行车头盔的缓冲层、吸收碰撞能量性能等核心安全指标作了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制定和实施国标只是第一步,对头盔这种使用量更大、使用范围更广的产品,还须加强全链条、全周期的监管。
生命安全也好,交通安全也罢,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作为一种“保命”产品,期待头盔的生产和使用、对其的监管和规范,能够引起更多重视,进而带来更给力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