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刷短视频、大量网购养生用品、彻夜K歌……不少老年人沉迷网络,甚至日均在线超10小时
【一起跨越“数字鸿沟”⑥】跨越“数字鸿沟”之后,他们陷入“数字沉迷”
根据《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超过10万老人日均在线超10小时。60岁及以上老年用户日均上网时长超1小时,平均一天登录5次APP,高于其他年龄段用户。《银发人群洞察报告》则显示,短视频已成为老年网民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在以抖音为代表的主流短视频平台上,老年人每月人均在线时长可达1500分钟。
在学会使用移动互联网,跨越“数字鸿沟”之后,不少老年人陷入了“数字沉迷”,困扰着许多家庭。
遛弯懒得去,躺下刷手机
洞悉人性的算法设计、小恩小惠的红包奖励、画大饼式的助力返现……在这些难以抵挡的诱惑面前,“网瘾老人”的队伍也日益庞大。
李丛斌的父亲退休前是国企的老干部,现在是某短视频平台的资深用户。“平台投其所好,推荐的视频仿佛刷不到头,每天在沙发上一坐就是一下午。”李丛斌觉得,父亲这是上瘾了,“交际舞也不爱跳了,遛弯也懒得去了,有一次一个姿势坐得太久,起身时摔倒了,全家吓坏了,强令他多躺着,结果他躺下就接着刷手机。”
成箱的廉价卫生纸、大量十几元的裤子……回家过节的刘丹宁发现,房间里堆满了母亲从网上抢购的战利品。“我加班到半夜,我妈网购到半夜,有时凌晨两点还在给我发团购信息,家族群里全是她的砍价链接。”让刘丹宁困惑的是,母亲一辈子节俭,怎么开始上网后就变了个人,屯了一堆用不上、吃不完的东西。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唐丹分析称,老年人退休后,闲暇时间突然增多,社会身份从决策者变为从属者带来的落差,子女无法承欢膝下的空虚感,使他们转向线上寻求慰藉。相较于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年轻人,他们对互联网更加好奇,也更易沦陷其中。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谢天认为,应辩证看待“网瘾老人”的出现。一方面,有保障的晚年生活创造了消费需求。在技术进步、物质充盈、人均寿命不断延长的情况下,更多的老年人有时间精力上网冲浪。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50后、60后年轻时忙于养家糊口,兴趣爱好没有得到发展,晚年娱乐方式单调,上网便成了消磨时间的最好选择。
喝了大半年,喝出肾结石
谈起家里的“网瘾老人”,刘丹宁心情复杂,“我既希望他们在网上看看逸闻趣事,学学做菜唱歌,退休生活没那么无聊。又怕上网时间过长不利健康,而且信息鱼龙混杂,容易被骗不说,还伤心伤神。” 不断闪烁的光影会持续刺激眼睛,进而导致视力下降、干眼病、青光眼等眼部疾病。此外,久坐会诱发或加重颈椎病、肩周炎,熬夜会对心脑血管造成负担。
不少年轻人发现,有的老人在网上易于听信并传播假信息,各种“震惊体”文章充斥着家庭群。李丛斌总结,父亲的朋友圈最爱转发三类文章:养生伪科学、情感道德类心灵鸡汤、以专家为噱头的标题党。
高中老师张皓文十分担心又无计可施,“我妈看养生文,拿着大可乐瓶喝碱性水,还逼我们喝,结果喝了大半年,查出双肾结石。”
此外,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差,常被网络诈骗团伙盯上。据相关媒体报道,从谎称公司准备上市出售“原始股”,到需要不断拉人入伙的理财课,再到参与国家项目分红骗局,诈骗手法不断翻新,老人们本想赚点小钱,却让大半生的积蓄打了水漂。腾讯110平台发布的《中老年人反欺诈白皮书》显示,2019年上半年,该平台共受理中老年人受骗举报超过两万次,其中97%的受骗者曾遭资金损失。
“相较于主动创作发布内容,老年人上网多是浏览信息,属于消极的网络使用。”唐丹表示,由于数字媒体素养相对欠缺、老年人在对被动接收的信息甄别时,容易出现偏差。谢天觉得,老年人被骗时可能并非毫不知情。“网络交往中的互动带给他们归属感,填补了情感空缺,有的‘心甘情愿’走进圈套。”
功夫在网外,老要有所乐
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60岁以上老年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2.2%,且增速远高于整体,成为互联网时代不可忽视的用户群体。
老年人加速拥抱数字生活,如何引导他们理性适度上网,构建更加适老护老的网络环境?唐丹指出,各经营主体在适老化改造过程中,除了着眼于界面简单、操作方便,还要注重网络信息呈现的质量,对可疑广告、不良信息尽到提醒义务。平台企业应当负起责任,致力于打造适合老年人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舞台,不能为了攫取注意力,而在网页设计中加入成瘾性元素。
走出“网瘾”后去哪里呢?张皓文觉得,城市里望眼皆高楼,老年人休闲去处十分有限。对此,谢天认为,要实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乐”的转变,需提供更加丰富、有意义的生活选择,“建设城市客厅、公园等开放空间,剧院、音乐厅等文化设施对老年群体优惠。此外,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的老年学校、志愿团队,也很受老年人欢迎,当精神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互联网的诱惑就会下降。”
对于很多空巢老人而言,网瘾背后是无助和孤独。唐丹觉得,子女要想帮助父母戒掉网瘾,试着理解是第一步,“我们对老年人有太多刻板预设,认为老年生活就应该是打牌喝茶。其实年轻人热爱的生活方式,老年人同样可以选择。子女帮助父母提高网络防范意识,跟他们分享优质内容,鼓励他们利用网络记录生活。”
“网络行为的根源可能是恐惧。”谢天说,“老人频繁转发养生文章,是因为意识到死亡渐近;会掉入投资理财的陷阱,是想让疾病来临时更有保障。这时家人不应是掐掉宽带、限制上网,而是和他们坦诚谈谈死亡,一起了解金融知识,直面问题,从源头解决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