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1月06日 星期一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西安数万“大白”织起战疫大网

本报记者 毛浓曦 本报通讯员 臧慧
《工人日报》(2022年01月06日 03版)

“我请战!”“我也能上!”“算我一个!”一张张请战书上印满鲜红的指印,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医护人员的姓名,更是医者仁心的使命担当。

防护服、口罩、手套、面罩将医护人员变成一个个模样相同的“大白”。他们进入西安市各个小区、村,标准化操作:双手全方位消毒后,捏住一个咽拭子,前倾采样。看似简单,但在北方的严冬里,这一个核酸检测采样动作,重复四五个小时,手指就冻得僵硬,脸也冻得生疼。

自疫情突发以来,西安市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核酸检测的“火线战场”,织起一张筛查病毒的大网。

一份份样本背后的坚守

寒冬正紧,新冠病毒突袭古都。陕西省总工会、西安市总工会迅速发出防疫抗疫的号令,省市教科文卫系统积极响应,各基层单位迅速投入战斗。

2021年12月18日,接到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通知后,西安市第一医院派出100名医护人员奔赴曲江新区和雁塔区。几天后,该院眼科医院仅用1小时就召集了93名医护人员,组成临时核酸采集队,为21个小区7796户近15万人进行核酸采样。2022年1月2日,西安市第一医院又向全体医护人员发出参战动员书,又一支核酸采集队集结,紧急支援新城区、碑林区、高新区和雁塔区。大家没有怨言,一句句“我上”,铿锵有力。

2021年12月20日,西安市中医医院的不少医务人员在回家途中接到紧急命令。当晚,51名队员分为17个定点小组,奔赴国际港务区开展工作。为了工作便利,临行前很多人剪短了自己的头发。同时,医院为长安大学师生配制的9328袋新冠预防中药也陆续送达。

2021年12月24日深夜,西安市第五医院紧急集结80名医护人员。此前,该院已先后有400余名医护人员分赴曲江新区、雁塔区、莲湖区等多个社区进行核酸采集。2022年1月1日,该院驻市定点救治医院医疗临时党支部庄严宣誓:志愿投身疫情防控最前沿,坚决听从组织指挥……一根根棉签,一份份样本,背后是医护人员风雪中的坚守和对人民生命健康的责任。

2021年12月25日,西安市第九医院66名医护人员集结,增援定点收治医院。几天前,该院副院长亲自率队,10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应急核酸采样队来到社区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院内,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甚至把家都搬进了医院。

类似场景,在西安市各大医院里,几乎天天都在上演。2021年12月31日15时,西安启动了新一轮核酸筛查,至次日8时,采样864.39万人,投入采样人员23832人、服务保障人员82826人。

逆行之路,有你有我

出征的队员里,有年高资深的主任医师,也有朝气蓬勃的90后“美小护”;有率先垂范的临床一线党支部书记,也有奋勇当先的普通党员。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白衣天使。

为了尽快出结果,核酸检测必须争分夺秒。西安市红会医院核酸检测基地检验科团队连续奋战19个小时,顺利完成3个批次全员核酸检测任务,检测标本1.2万多管,有人累得躺在地板上。该院阎良院区抽调50名医护人员,组成核酸采集队赴指定地点完成区域性核酸检测任务。医院药械科、中医科还研制了“驱疫御寒汤”,送到核酸采样点上。

除了冒雪出征进行核酸采样工作,在暂停门诊、急诊后,西安市儿童医院为确保白血病患儿得到及时治疗,48小时全力打造开设“血液三病区”,为等待化疗及化疗后评估的患儿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治疗的完整性。在医院封控管理的情况下,工会干部挺身而出,来到食堂帮忙分餐送餐。2022年1月1日,医院克服人员紧缺困难,再组9人团队,紧急驰援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

2021年12月25日,西安市第三医院的“三院铁军”也集结成队,医护人员拿着自己的行李,冒着风雪,启程前往经开区。这次出征,他们要在一线驻扎一周,尽管如此,请战书上的名字还在不断增加。

西安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的微信群里,“我报名”“再出发”“随时待命”等字句的出现率很高。夜里的温度跌破零摄氏度,“大白”们却一直坚守,尽管戴着手套,还是能感受到消毒液刺骨的冰冷,不少队员的手已出现了冻伤,年轻的脸庞变得红肿粗糙。

他们中有很多人都不记得,自己睡了几个小时,转战了几场核酸采集点。他们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忘记了时间,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同时间赛跑。

为了这座城,我们一起拼

西安急救中心的120转运车上,驾驶员窝在驾驶室里小憩的照片,让人看了心疼。连日来的24小时连轴转,让不少转运队队员的体力近乎透支,在不耽误出车任务的前提下,大家和衣而睡,仅能小憩一会。

本是一年365天都忙碌于采供血的血站人,在疫情期间除了抽调人员支援一线,还在努力保障临床救治用血。陕西省血液中心西安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化身无偿献血者,忙完手上的工作,纷纷赶到献血大厅,有的捐献了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13岁学生张凌鸢的妈妈韩睿是西安市第一医院核酸采样队的一员,张凌鸢写了一封给妈妈的信,感动了很多人:妈妈,您在外面采集核酸顺利吗?夜晚的寒风吹着您冷吗?能按时吃饭吗?我想给您打电话问好多问题,但我也明白,在这个时期,您不是我一个人的,您代表了医护人员,我明白您去当“大白”了,您完全不用操心我,我啥都会干,我会上好网课,等您回家……

如此等等,还有太多。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一句句“有我在,请放心”,是使命、是担当,更是对山河无恙、春暖花开的美好希望。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