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1月17日 星期一

匠心相通 共抵未来

陈华
《工人日报》(2022年01月17日 05版)

潜心研发量子计算机的博士孔伟成到底是算作科学家,还是工程师呢?抑或两者兼有?

本、硕、博阶段都在国内一流大学就读,孔伟成是典型科班出身的高才生。他与那些一半时间学习理论、一半时间在车间里实践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成长路径。

一个徜徉于人们直观感受不到、日常生活尚未得到普遍应用的量子世界的工程师,与一个讲究榫卯正确、拼缝严密、设计精巧的木工,或是在焊花四溅中将两个金属接头焊接得严丝合缝的电焊工,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也许,就是面对“一件东西”时候的执着,就是想方设法把“一件东西”做好。

面对几乎是“空白”的量子计算机领域,孔伟成带着团队人员从零做起,不断研发,不停地试错,在工程化运用过程中,不厌其烦地解决未知问题。

孔伟成的这些特征,我们在很多大国工匠身上都能找到类似的影子。他们执着,极致,他们又都拥有做好这些东西的绝技绝活,并且,他们生活得都很纯粹,仿佛与“功利的世界”绝缘。

最终,他们能够实现的都是毫米级微米级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精度、创造与突破。

量子计算机,那是一个面向未来,绝对可以称得上“技术革命”色彩的“新东西”。世界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造出一台能够面向普通人群体的通用量子计算机,有的只是在某些方面取得技术突破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

要想把这样一个尖端的、前沿的、颠覆性的实验技术变成工程技术,需要像孔伟成这样有扎实学术功底,游走在科学家与工程师之间的新工匠。在新科技的蓝海,实现属于他又属于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生活的新突破。当然,也需要和他匠心相通,技术娴熟、技艺精湛的工匠人才,共同抵达科技改变生活的新未来。

时代欣赏这样的学霸,在大多数同龄人正在为生活打拼的时候,他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在一片未知中探索未来,很难!但我们相信,未来一定会来。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