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女性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顾家庭,代表委员呼吁——
多给她们一些心理健康呵护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一组关于“95后女性已经开始养老焦虑”的话题登上热搜,工作不确定、体检异常项、隐形加班、熬夜等引发的各项经济、健康、生育方面的压力,让不少年轻女性网友高呼“全中”。
观念转变、信息爆炸、产业转型、生育政策调整……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变化,让不少职场女性面临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这一现象引起多位代表委员的关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们带来了相关建议和提案。
“当代女性对自身的职业追求、生活品质要求等越来越高,因此她们的工作和生活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压力。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排解,可能会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工会女工办副主任李先兰说。
中信集团工会女工委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女职工在家庭中承担了家务、照顾老人、育儿等多重责任。在该集团连续3年开展的心理关怀服务中,女职工在婚姻家庭、育儿方面的心理咨询数量约占咨询服务总量的三分之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十余个行业女职工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30%受访女职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躯体症状等。研究表明,超长时间工作后,睡眠质量下降、生物钟紊乱、持续性的躯体不适等都可能促发心理疲劳,引起心理健康问题。
对此,代表委员们呼吁,应加强对职场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在引导职工积极向上、健康生活、提高抗压能力的同时,普及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及正规就诊渠道,完善心理健康服务。
李先兰代表建议,企业管理者应对职工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多加关心、多交流沟通,及时预防和疏导职工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保护职工隐私、方便职工随时随地咨询心理健康问题,企业工会可引入第三方平台,搭建线上心理辅导平台,为职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孙承业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进一步制定工作指导和标准规范,督促企业落实职工法定工作时间的相关规定,限制超长时间工作,有条件的单位应对特殊时期的女职工实施弹性工作制度。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人才队伍的系统培养,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王晓峰建议,尽快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等政策文件在用人单位落地,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的措施,如鼓励用人单位开展职工托育服务,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地方法律法规规定的陪护假和育儿假、便于照顾老人和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等。同时,采取减免税收等政策减轻用人单位的人力成本。
(本报北京3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