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3月09日 星期一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开启——

“创新不问出身,小企业也能成为创新主体”

本报记者 王群
《工人日报》(2022年03月09日 03版)

3月8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在“部长通道”上接受采访。本报记者 杨登峰 摄

“我们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企业必然要成为创新主体。”在3月8日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我国企业在创新的能力、水平和贡献上已有很大提升,在创新决策、创新组织、创新投入、创新成果的转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是2.79万亿元,其中76%是企业投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9%是由企业牵头或者企业参与的。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企业创新氛围也愈发浓厚。“原来更多的是技术改造,现在在技术创新、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方面,企业也逐步成为主力。”王志刚说,创新不问出身,不管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能作为创新的主体。

具体来看,对科技型大型企业,重点是怎么样牵好头,怎么样当好盟主、当好链长;对中小企业,重点是怎么能够在科技创新方面、在专门产品方面有自己的特长,通过科技创新能够不断进步与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认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制造业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制造业领域有千军万马的中小企业,形成了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制造业生态。

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占企业总量的绝大多数。4800多万家企业中,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虽然不高,但去年其营收增速、利润率和发明专利成果占有量都分别达到了规上工业中小企业的2.2倍、1.4倍和3.4倍。

“这说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方向是正确的。”肖亚庆说,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政策、创造的环境,要扩大到整个发展过程中,从而支撑工业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据介绍,工信部将进一步扩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规模,在已有基础上,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创新发展的路径,增加数量。今年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准备再培育3000家以上,带动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万家以上,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不断壮大。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需要形成合力。各地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但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市场主体,也就是企业本身。”肖亚庆说。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