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秒完成精准吊装,15年安全生产零事故……
在他的指挥下,货叉变成了绣花针
春季气温回暖,天津市交通集团所属塘沽国际集装箱运输场内也忙得热火朝天。对箱、趴杆、旋锁、吊箱、落箱、开锁、背杆后退……叉车司机“小马”早上7点半就已经准时到岗,熟练地用叉车将钢材等建筑材料运往集装箱。
有趣的是,“小马”师傅并不姓“马”,他的本名叫张俊强,今年34岁,15年前从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来到天津打工。“大家叫我‘小马’,是因为我干活儿麻利,就像一匹奔跑的小马。”张俊强乐呵呵地说。
考虑到自己学历低,张俊强打定主意学一门专业技术傍身,于是应聘进入天津市交通集团所属塘沽国际集装箱运输场有限公司工作。“刚来时什么都不会,只能从码托盘做起”,张俊强说,是师父穆耕民反复鼓励自己不要泄气,“开叉车要一丝不苟,要有十足的耐心和信心,百倍的细心和诚心”。
为了尽快掌握叉车驾驶技术,张俊强每天天不亮就提前来到堆场练习,晚上别人都回家后又主动留下来加练。3个月后,他终于能够独立操作叉车完成装卸成托货物和成托货物的掏装箱业务。
几年从业下来,张俊强也能像师父一样开着叉车在堆场里自由穿梭,粗壮的货叉在他的指挥下变得像绣花针一样灵活。起叉、背叉、落叉……完成这一套精准的集装箱机械吊装操作,张俊强只需要18秒,为船期争取了时间,也为客户提高了收益。
“这些车在我手里开得溜着呢!”指着堆场里叉车、吊车、集装箱正面起重机、集装箱码高机等各种车型,张俊强自信地告诉记者,自己目前已经取得叉车证、限流动式起重机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证、起重指挥证等多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书。
凭借过硬的操作技术和细腻的心思,张俊强实现了15年安全生产零事故,成长为公司的机装队队长,带出了20多位徒弟。大家都知道有一位叉车技术高超的“小马”师傅,还经常请他去其他堆场做技术指导。
爱思考的“小马”师傅还总结出了一整套装箱技术和要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事:根据起落铲的高度、背趴铲的角度将货物码放整齐,从而保证不出现磕碰的前提下,将超出集装箱长度的各类钢材顺利地装箱;根据货物的形状、长度、重量和中心点位置决定所用机械。
面对工作任务,“小马”师傅总是特别严格。“叉车司机忙的时候每天要在车上待十七八个小时,内容很枯燥,但任务很繁重,安全操作是最重要的。”每天早晨例会时,张俊强都会不厌其烦地讲解操作技巧,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严中有细,又是这位队长的体贴之处。2017年7月,机装队接到一项装箱任务,要在7天船期内完成庞大的出货量,6个人的团队好几次加班到凌晨。有时早晨6点收车后,队员们都回到休息室睡觉,忙了一夜的张俊强还不忘给大家准备好早餐。
“‘马队’工作上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处处冲在最前面。生活上很关心我们,冬天给我们准备棉手套,夏天给我们熬绿豆汤喝,比家人想得还周到。”队员们发自内心地说。
2022年1月18日,张俊强带领队员们冒着“四九”的低温天气,通过精准操作和密切配合,稳稳地将装满帐篷、口罩等防疫物资的集装箱抓到运输车上。
车外冰天雪地,冷风刺骨,车内的司机们却忙出了汗。经过3小时的奋战,3台运输车的吊装任务圆满完成,这些防疫物资也被第一时间运送到了天津津南区疫情防控一线。
2020年11月24日,这是一个让张俊强终生难忘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他被授予了“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我是农民工,也是一名很普通的叉车司机,很荣幸能够获得这么高的荣誉。”“小马”师傅激动地说,公司不仅培养了自己的技术,还提供了“家”一样的归属感,荣誉将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练好本领,加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