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4月22日 星期一

书籍也许不是务工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可以带来慰藉和力量

读书交流活动让工地多一点书香

《工人日报》(2022年04月22日 07版)

本报讯(记者蒋菡 通讯员郝帅)4月19日晚上7点多,中建二局江苏分公司南京泰麒G36项目的电焊工张伟光洗漱完回到工地宿舍,习惯性地拿出《可怕的2岁,麻烦的3岁》这本书读了起来。

“时不时就会想孩子,但是也要出门挣钱养家啊!”27岁的张伟光老家在河南商丘,距离南京近500公里,过完年后就出门务工,3岁的孩子交由妻子在老家抚养。尽管长期在项目工地,平时很少回家,这位年轻的奶爸也不忘学习教育知识。

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谈起读书,张伟光表示希望能多读一些有关教育孩子的书,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外打工,每天只能通过小小的手机屏幕与孩子打招呼。虽然视频聊天时间很短暂,我也想和他有更多有效的交流,尽全力做一名合格的父亲。”张伟光说。

和张伟光同龄的工友闫增增在外务工已经5年,在工地上主要做砌筑工,每天的工作几乎将生活占满,“干完活就想好好歇着,没有时间静下来读书”。

然而,正是由于孤身一人在外打拼,难免有负面情绪,闫增增想着能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帮助自己排解不良情绪,更好地和家里人、身边人沟通。

在项目地工友中,读书最多的可能是52岁的电工于中红。“我在1996年就外出务工,跟着村里人出来干建筑,刚开始做水电工,一边当学徒工,一边琢磨着学电工专业知识。”于中红说,正在这些摸索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有机会就会看看百科全书、电工类专业书籍。

24岁的万志富初中毕业就外出务工,他认为自己缺少一个读书的契机。“项目上会组织读书会,经常有工友去参加,回来还会分享,我听得心痒痒。”万志富离开学校就没怎么看过书,要么埋头干活,要么倒头休息。

“哲学真是个有趣又有用的东西。”通过工友的讲述,万志富逐渐对哲学类书籍产生兴趣。他告诉记者,日后有机会的话,想读一些浅显易懂的哲学类书籍,让自己在遇到工作难题和人生选择时有一些启发。

书籍也许不是在外务工人员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可以带给他们慰藉和力量,陪伴他们生活和成长。

据了解,中建二局江苏分公司致力于营造“书香企业”的文化氛围,以职工书屋为载体,通过读书交流活动,搭建走进职工、工友精神世界的文化桥梁,帮助他们在繁忙工作之余,提升获得感、价值感、幸福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