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超龄农民工转型就业调查①】超龄农民工:我们没有被抛下无人管

建筑工地生涯虽然画上句号,但在企业温情指引下,平稳走向人生下一站……

本报记者 叶小钟 本报通讯员 张佳妍 范彩燕
《工人日报》(2022年04月29日 05版)

高龄女性工友正在清扫项目临建道路。张佳妍 摄

开栏的话

近期,一些地方发布规定,要求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管理,禁止60周岁以上男性、50周岁以上女性从事施工作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2020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8560万人,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26.4%,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占比18.3%,为数众多。清退令的初衷是为了保障超龄农民工的安全,但对涉及的农民工及家庭影响不小。

当建筑工地生涯已经或即将面临终结,仍有务工需求的农民工将何去何从?

连日来,《工人日报》记者深入多地,对部分农民工、地方政府部门、建筑施工企业、其他相关行业、专家学者等进行采访,以探寻超龄农民工群体转型就业的可行路径,并形成“超龄农民工转型就业调查”系列报道。期待这组报道能为各地相关工作提供些许借鉴。

敬请各方垂注。

阅读提示

成立清退业务临时办公室,为超龄农民工做好解释沟通和心理安抚工作;开展帮扶活动,提供免费技能培训课程……《工人日报》记者连日来走访广东工会、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了解到,项目工地在认真落实用工政策的同时,没有忘记工人们做出的贡献,一边积极寻找、创造就业机会,一边进行人性化关怀,努力减轻工人们对未来的担忧,鼓励他们走好人生的下一站。

“大部分超龄农民工是理解清退令这个政策的,就是一时半会儿难以接受,我们要做好沟通对接工作,让他们有个倾诉的途径。”4月28日,广东南沙港铁路跨洪奇沥水道特大桥主桥工地项目部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张劲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记者从承建该大桥的中铁六局了解到,今年起,中铁六局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公司)各个项目陆续开展对超龄农民工的清退工作。

考虑到大部分农民工的情绪,广州公司成立了清退业务临时办公室,主要负责做好解释沟通和心理安抚工作。

“感谢企业和项目部‘捞’我们一把”

南沙港铁路跨洪奇沥水道特大桥主桥跨度360米,为同类型桥梁中的最大跨度,被称为“亚洲第一跨”。

4月1日,清退令下发到劳务班组当天,项目部综合办公室的电话响声不断,电话那头是一个个手足无措的农民工。

当天傍晚,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就领着工经部、安质部工作人员一起到农民工驻地给大家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缓解大家焦虑的情绪。

沟通是有效的。在办理结算退场的劳务队伍里,农民工们有序地排队、领取最后一笔工钱、签字、按手印,然后默默离开,给工地生涯画上一个句号。但在工地外,他们还有广阔的天地、崭新的开始。

“虽然我年纪到了60岁,但是我身体好,还能再干几年,我打算根据项目部的建议,回老家帮街坊邻里修理水管家电。”走出清退业务临时办公室的胡进宝说。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业务人员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提出适用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一些有特长手艺的,我们建议他们考虑转型就业,对于一些没有手艺的,我们建议他们返乡,或从事保洁等方面的工作,指个大方向,尽量减轻他们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

除了超龄农民工,清退令还波及一批即将达到年龄期限的农民工。

57岁的胡俊武虽然还有3年才到清退年龄,但也陷入焦虑之中。他家是典型的双农民工家庭,“我在工地上搬水泥,我媳妇在工地上绑扎钢筋。家里老人身体不好,一个小孩在上高中,另一个小孩刚参加工作。如果我和媳妇双双失业,我们家可能就崩溃了。”

为了给这部分农民工预留缓冲期,广州公司积极开展帮扶活动,提供免费技能培训课程,内容包括农业技术、养殖技术、创业技能等。负责清退业务的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到农民工驻地和生活区,给大家讲解培训内容,答疑解惑,凝心聚力为他们找寻新出路。

“感谢企业和项目部‘捞’我们一把,让我们没有被抛下无人管。生活还是美好的,继续加油。”胡俊武说道。

从木工到场外文明施工队队长

由中建八局承建的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是广交会发展史上最大的展馆扩建工程。

记者了解到,项目部根据政策要求,积极采取自查自纠措施,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规范劳务实名制管理。

项目安全总监告诉记者:“安全生产大于天,确保每一名工人的人身安全是重中之重。项目在严格禁止60岁以上工人进场的同时,还组织超过50岁和从事高空作业的工人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劝退因身体状况不能进场施工的工友,防患于未然。”

对于不少超龄农民工来说,禁止入场作业无异于切断了生活来源。项目部从工友的立场出发,利用工友村为他们提供创业平台。

来自河北保定的汪李叔刚满60岁,跟着中建八局走南闯北已有七八年,作为木工建设了不少重点项目。自从清退令出台以来,他就犯了难:“做了几十年木工,现在还怎么改行呢?”

此时,他听闻工友村正在免费招商——项目部在工人生活区内建设起了占地1.42万平方米的工友村,村内设立物业化运营、规范化管理的“工友一条街”,配套党员活动室、职工书屋、健身房、餐厅、超市、理发室、心理咨询室等服务设施,以解决工友学习、娱乐、休闲、餐饮、医疗、心理疏导等需求,让工友们足不出户享有生活服务。

工友村还为有需要的工人提供二次就业机会。于是,汪李叔自发动员高龄工友组建清洁队,通过招标成为一名场外文明施工队队长,负责工友村的清洁和外围环境的维护工作。

施工队的老师傅们都拥有多年建筑施工经验,能够驾轻就熟地处理施工现场转运出的废弃物,治理项目部及周边扬尘,辅助现场做好文明施工管理,既解决了超龄工友的生计问题,还维护了项目现场的良好形象,并帮助减少了环境污染。

“干了一辈子工程,我舍不得离开这里!现在组建起场外文明施工队,也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心里很踏实。”汪李叔对记者感叹道。

引导新一代农民工学技术

广东省工业工会负责人告诉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建筑项目工地众多,用工高峰时期农民工超过200万人。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助力农民工转型成新型产业工人是大势所趋。广东省工业工会积极通过开展大湾区劳动和技能竞赛、项目经理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工学习技术,提升素质,即使他们未来面临转型就业,也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对于从事核心工种的钢筋工、模块工、焊工、钳工等,获得一定级别劳模工匠荣誉的优秀农民工,工会和企业积极支持他们创建工作室,工业工会给予2万元支持,引导企业建设一支能打硬仗、能打大仗、发挥积极作用的新型农民工队伍。

该负责人表示,省工业工会虽然目前没有出台专门关心关爱超龄农民工的举措,但开展“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每年都支持500位优秀农民工以每人1000元的标准免费体检。对于进入项目工地工作的农民工,不管年龄大小,工会均一视同仁。对遇到特殊困难的,都给予关心关爱。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