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河口口岸执勤的日子
“我是党员,还单身,没有过多家庭牵挂,我先上。”“我年纪大了,是老同志,我必须先上!”……3月21日,在云南河口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民警大会上,平日间一向和气的同事们,竟红着脸扯着嗓子争了起来。
这次大会是为了选出第一批参与口岸闭环执勤的突击队成员,大家争抢着仅有5个的“珍稀”名额。
驻地疫情形势愈演愈烈,边检站开启了口岸完全闭环执勤模式。因为是首次启动这样的勤务模式,第一批参加的队员选拔显得尤为重要。
“突击队员需要闭环执勤多久还不确定,可能是14天,也可能是1个月,这中途遇到的各种困难,都得队员们自行解决。”执勤一队副队长陈磊说。
下了几天的雨后,河口迎来了晴朗天气,太阳直射着口岸国际公路大桥,阵阵热浪蒸腾而起,长长的桥面上,不时出现的是执勤人员的身影。
“我们的任务就是监护好这里,严防冲闯关、偷渡等行为发生。”民警刘思聪穿戴整齐,站在大桥上说道,防护服内的闷热感一开始还很不适应,稍微一动,汗水就止不住地流,但日复一日也就习惯了。
说话间隙,汗水顺着他的额头鼻翼不断滑下,浸湿的口罩紧紧贴合着面部。
河口县地处热带地区,初春时节的气温就达到了34摄氏度,对于需要长时间穿戴防护装具的民辅警们来说,无异于身处“蒸笼”。“在闭环勤务期间,民警除了就餐和睡觉时间,几乎每时每刻都要穿着防护服,这对大家的体力和意志都是极大的考验。”陈磊在电话中向记者介绍道。
夜晚,辅警石成刚正在值班室里休息,他横躺在长条椅子上,眉头紧皱。“口岸条件有限,没有充足的空间安放床铺,为了工作方便,大家就睡在休息室内,一觉过后免不了腰酸背痛。”民警王俊说。
特殊时期,这一把长椅,成了突击队员仅有的床铺。
刘思聪不想让家里人担心,和母亲视频通话时,对于自己参与口岸闭环勤务的事情闭口不谈。“你最近怎么都穿着防护服和我通电话?”屏幕对面的母亲拉下脸来,“哪有连续十几天都这样的,你是不是执行什么防疫任务去了?”
面对母亲的追问,刘思聪连忙解释道,“我会保护好自己,没事的。”“注意安全,不要让我担心。”母亲说道。刘思聪感觉鼻头一阵阵的发酸,他希望疫情快些过去,回家多陪陪母亲。
“这是爸爸吗?”值班室内,厚厚的防护服和口罩挡住了陈磊的脸庞,面对儿子的质疑,陈磊透过屏幕向儿子解释道,“没错,是爸爸,爸爸正在工作。”
值班室外,王俊从岗亭哨位下勤,满身汗水的他脸颊通红,俨然一副刚蒸完桑拿的模样。他告诉记者,住在口岸执勤的日子,说实话,挺不好受的,“但是还有下一次的话,我还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