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6月27日 星期一

胡俊祥在多年生产一线的历练中成长为“双师型”高技能人才——

从创新工匠到高铁“教头”

本报记者 彭冰 柳姗姗 本报通讯员 金万宝
《工人日报》(2022年06月27日 05版)

最近,胡俊祥和同事们刚刚完成了金义东(金华-义乌-东阳)市域轻轨车厢低压电气接线箱的接线工作,每节轻轨车厢的接线箱有1800多根线束,它们就像是车厢的“神经系统”,而胡俊祥的工作就是让车厢的“神经系统”保持畅通。

今年44岁的胡俊祥是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装配产线组的车辆电工。从创新工匠到高铁“教头”,他在生产一线的历练中,成长为同时获评正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的“双师型”高技能人才,并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成功没有终点,对技能的追求一直在路上。”胡俊祥对记者说。

“大工匠”的绝活

1997年,胡俊祥技校毕业后来到中车长客股份公司,成为一名铁路车辆电工。

25年来,他坚守一线岗位、潜心钻研,用高超技艺和创新思维解决了大量生产难题。先后总结优秀操作法30余项,形成技术成果130余项,以他名字命名的“胡俊祥客车电气六步调试法”,被纳入企业轨道车辆电气调试工艺规程,在电气调试领域广泛应用。

21世纪初,我国开始研制时速25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数据传输的重要部件连接器芯体的焊接成为制约生产的瓶颈。该芯体内部的7个焊接金属针,分布在直径仅有5毫米的圆形范围内,留给焊接的空隙比焊头还要小,操作难度堪比用焊枪在针尖上绣花,一时无人能胜任。

胡俊祥主动承担了这项攻关任务,凭借钻研出的“超密集环境电气焊接”技术,练成了被工友们称为“微缩梅花烙”的绝活,经他焊接的芯体接近“完美”,成品率达100%。他也因此荣获公司首批“大工匠”称号。

2012年,胡俊祥在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工人发明家

从“绿皮车”到“复兴号”,胡俊祥参与了中国高铁自主创新的全过程。

“如今,一列高速动车组有几万根线束,装配、调试过程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胡俊祥说。为此,他发挥在电气领域融会贯通的技术优势,打通了不同工种间的壁垒。

为解决老式校线设备精确度差、费时费力等缺陷,他发明了“声光线路检测仪”,形成了自动化系统检测方法,在各型铁路车辆电气生产工序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提升高速动车组装配效率和质量,他带领团队研发出“高速列车装配阶段性能检定技术”,实现了装配性能动态检定技术从无到有的跨越。

2020年,他主持“超快速检测高铁动车组电缆破损点的系列方法研究”项目,形成荧光检测法、红热成像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等30余种应用于不同生产阶段的电缆破损快速检测方法,该项目获得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此外,他首创的“动车组司机室遮阳帘安装定位调整装置”“动车组车下大型设备吊装大力矩值施加辅助装置”等成果也先后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如今,他已累计获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3项。

高铁“教头”

2018年,胡俊祥领衔的工作室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目前,工作室有140余名成员,其中,核心成员34人。

胡俊祥牵头编写了《模块化多技能柔性培训技能丛书》等多部教材,并作为核心成员发明了高速动车组调试操作技能实训装置,为公司培养了120多名跨工种技能人才。

他还邀请国内外创新方法专家以及省内学科带头人,为工作室成员进行创新方法培训和专利申请辅导。近年来,每年形成技术创新成果均在500余件。

近几年,胡俊祥承担起为国家培养、选拔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重任。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首次设置轨道车辆技术项目,胡俊祥受聘成为该项目的中国专家组成员、国家队教练组组长,与其他专家组成员一道制定了科学详尽的培训方案。

由于疫情原因,原定今年在上海举办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取消,但胡俊祥觉得自己此前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在当“教头”的过程中,和不同领域的技能高手切磋交流,开阔了视野,有了新视角,这些都是在为带领选手参加下一届世赛蓄力。

“随着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走向世界,中国的技能人才也会在世界技能之巅绽放光彩。”胡俊祥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