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7月03日 星期一

将中国传统文化跟动画结合,创作出真正有根、有美、有为、有魂的精品,是新时代的课题

中国动画百年:新时代呼唤新典型

本报记者 陈俊宇
《工人日报》(2022年07月03日 04版)

阅读提示

中国动画走过百年,孙悟空、哪吒、葫芦兄弟……这些生动传神、栩栩如生且又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典型形象,随着时代发展,被赋予新的价值、新的理解和新的呈现。“中国动画回归传统的趋势越来越强。”不少文学学者称,中国动画制作者可以继续发掘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中的戏剧性,结合当下年轻观众对于流行文化的需求,将故事重新改编。

 

从1922年的《舒振东华文打字机》算起,中国动画走过了整整百年。

1935年,首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诞生;1941年,首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公映;1960年,首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出品;1980年,《哪吒闹海》亮相戛纳国际电影节;1983年,第三部动画长片《天书奇谭》问世;1999年,《宝莲灯》登陆国内院线,票房累计2900万元;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上映,该片票房累计9.54亿元;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该片以50.35亿元成为中国目前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

电影理论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回望百年中国动画取得的艺术成就,中国动画在塑造典型形象的中轴线上,广泛汲取传统文化的养料,以深刻的艺术实践为中国动画开创了一条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创作道路。”

现代化发展和创新性转化

近几年,我国动画产业蓬勃发展,陆续出现《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哪吒重生》等备受好评的影片。

2015年的夏天,《大圣归来》成了全民热议的文化现象。饶曙光认为,这部影片从技术、想象力、亲和力等多个层面,都已达到大片的水准,“这可以说是一部突破性的作品”。

这距离2006年发布《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始大力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已经过去9年。《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说,要找回中国动画的自信,必须首先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有自我文化认同的底气。正是这份“初心”,让整个制作团队“八年磨一剑”,坚持要做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大英雄”,做一个“全年龄向”的大电影。

彼时有一个疑问始终存在:《大圣归来》到底是中国动画电影及相关产业的“分水岭”“里程碑”,还是只是一个很难复制的孤峰?

这个疑问在4年后的夏天有了答案。《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成了暑期档的最大赢家,不仅打破了多项国内外票房纪录,还摘得最佳动画长片奖金奖、最佳动画导演奖等多个奖项。

“《哪吒之魔童降世》最成功的是从传统神话题材中寻找灵感,吸取养分,并通过现代化发展和创新性转化,使之贴近现代生活,符合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因此受到观众欢迎。”饶曙光分析道。

形象立则作品立

在我国动画史上,万籁鸣和万古蟾这对万氏兄弟不得不提。1922年,万氏兄弟拍摄制作了时长1分钟、名为《舒振东华文打字机》的广告动画短片,这成为中国动画的雏形和先声。

创立于1957年4月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更是不得不提,这是中国动画自己的摇篮和基地。对于60后、70后、80后的观众而言,上美影的动画作品是童年的一抹亮色。

特伟、靳夕、王树忱等众多动画人才创作了大量兼具艺术性、文学性的经典动画:《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神笔》《小蝌蚪找妈妈》《猪八戒吃西瓜》等作品风格各异,《大闹天宫》更是把中国动画艺术水准和声誉推向海外。改革开放之后,有了《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金猴降妖》等长片动画,《阿凡提》《邋遢大王历险记》《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系列动画,以及《三个和尚》《山水情》《雪孩子》《九色鹿》等题材广阔的作品。

上美影60余年来,创作了大量经典的动画形象,孙悟空、哪吒等形象更是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开创了影响深远的动画“中国学派”。饶曙光感慨道:“这些中国动画史中的经典形象,在形象塑造上,无不是因为把握住了中国传统美学中‘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美学原则,即便在动画技术并不如今日发达的上世纪,依然创造出了这些生动传神、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这与艺术家本身的艺术高度和审美能力,包括他们对各种技艺的了解,以及他们对动画创作的投入程度有直接关联。”中国美协动漫艺委会副主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速达同样认为,“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动画创作的给养,而像中国画、剪纸、敦煌壁画,还有诸如木偶戏、戏曲等,又都是我们动画创作中形象与风格的灵感所在。”

期待有根、有美、有为、有魂的精品

1995年,迪士尼动画电影《狮子王》在我国内地市场公映。1999年,面对好莱坞动画的发展,上美影“四年磨一剑”的《宝莲灯》问世。这是第一部全国同步公映的国产动画电影,获得了2900万元的市场票房,在国产动画电影商业化这条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典型。“最大的挑战是在新时代下,怎么能将中国传统文化跟动画结合,怎么真正讲好中国故事,怎么创作出真正有根、有美、有为、有魂的精品。”速达表示,除此之外,我们面临的挑战还有人才、资金等,即怎么能够在国有体制下突破人才引进的限制,怎么能够实现电影制作前、中、后期的人才补充;怎么能够保证有充足资金全情投入到动画创作中。

中国动画百年之际,回望历史,饶曙光坚信,“把经典原型、古典原型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呈现于当代,让它站在我们今人的精神世界中,让它不只回答那个时代的问题,也回答这个时代的问题,应该是当代艺术家始终不渝的事业与使命。”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