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工会建立调解组织约10万个,形成相互衔接的维权链条
四川工会2020年以来调处劳动争议2.5万余件
本报讯 (记者李娜)13名应届毕业生入职某生物科技公司2个月后,在没有任何协商和补偿条款的情况下,被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他们向成都市青羊区总工会求助,青羊区总依托由工会和劳动监察大队共同组成的联合调解组,历经3个多小时调解便达成协议。这是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在四川具体实践中高效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
四川现有职工1930万人,占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近年来,该省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但随着经济转型加速,特别是受到疫情影响,企业用工难和职工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自2020年四川省法院、省人社厅、省司法厅、省总工会共同印发《关于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启动全省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以来,各地结合实际,在法院、人社、司法、工会4家协同的基础上,把政法、市场监管、行业主管部门、工商联等部门和组织纳入其中,扩大了合作范围,整合了更多资源,探索建立多元化解模式。
目前,四川各级工会已建立企业、行业、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约10万个,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相互衔接的维权链条,累计调处劳动争议2.5万余件,提供法律援助1.2万余件。
“劳动争议解决得妥当与否,事关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事关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甚至事关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四川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宋开慧表示,四川各级工会将更加扎实推进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提质增效,强化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联动平台建设、调解组织建设、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特邀调解制度、劳动争议调裁审衔接机制、“互联网+调解”模式矛盾预警化解联动机制等10条具体工作举措的落实。
同时,四川各级工会继续在推动纠纷解决柔和化、一站化和推动联调处置上下功夫,将调解机制挺在前面,最大限度地发挥调解分流诉讼、缓和矛盾、解决纠纷的作用。持续打造劳动争议“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模式,促进各单位充分履行化解矛盾纠纷的职能作用,努力让劳动争议化解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