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集团大力推进“产改”激发职工成长成才、创新创效活力——
【推进“产改”进行时】“人人都愿意去当产业工人,就算成功了”
8月,陕北神木,榆北煤业小保当矿业公司。蓝天白云,大地皆绿,完全看不出这是毛乌素沙漠。
一号煤矿综采一队综采工作面支架检修工姚子祥下井刚满一年,但这位中国矿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无意“出井”,而是流转于工作面的各个岗位,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补,成为综采队检修班不可或缺的一员。
像姚子祥这样“愿意下井(当技术工人),不愿上来(坐办公室)”的大学生,该公司有70多位。这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陕煤集团)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来出现的一个变化。
“同样是研究生,井下比地面多拿十几万元。”陕煤集团工会主席李向东说,“如果‘产改’真正‘改’到了人人都愿意去当产业工人,那就算成功了。”
提高地位和待遇
陕煤集团是发挥陕西煤炭资源优势,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重组发展起来的国有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自2004年成立以来,企业经过18年的发展,形成了“煤炭开采、煤化工、燃煤发电、钢铁冶炼、机械制造、建筑施工、铁路投资、科技、金融、现代服务”等多元发展格局。旗下二级全资、控股、参股企业60多个,上市公司4家,员工总数12万余人。
今年初,陕煤集团将发展战略微调为“以煤为基,能材并进,技融双驱,零碳转型,矢志跻身世界一流企业”,并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末,以10万产业工人、6000亿元资产总额,支撑5000亿元销售收入和5000亿元A股市值,实现500亿元利润。
高远的目标,首先需要人才支撑。但当初,陕煤职工中,高技能人才不到15%。“这迫切需要通过‘产改’,打通员工的发展通道。”陕煤集团人力资源负责人说。
地位地、待遇低,这是很多年轻人不大愿意当产业工人的原因。因此,提高地位和待遇,激励和引导人们愿意当技能工人、技术工人,就成了“产改”的要义。
“陕煤内部南北差距太大,陕北条件好的,采煤机一刀下去就是4万吨煤,几千万吨的规模只有几千人;关中的条件差,千万吨就有1万多人。前者的高智能化、高机械化,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后者则需要倒逼转型升级,让企业集约化,让工人技能化,这都需要通过‘产改’来实现。”陕煤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李聪告诉记者。
建“跑道”增“动力”搭平台
焦悦峰,柠条塔矿业公司创新工作室领头人、全国技术能手、三秦工匠;冯敏,神南产业发展公司首席技师,全国技术能手、三秦工匠;何亚军,重装集团西煤机公司机加一分公司数控班组长、陕西省劳模、三秦工匠。
从一线工人成长起来的三位技能大师,工资并不高,但按照陕煤集团及各公司的各种激励政策——技能大师津贴、创新成果奖励、师带徒奖励等,年薪可达20万~50万元。“相当于副厂长了,知足。”何亚军说。
技术“牛人”、创新“大咖”名利双收的故事,激励着陕煤集团的产业工人,在技能、技术的跑道上争先恐后晋级。而在这背后,是陕煤推进“产改”各项制度的系统建设。
要想工人奔跑,首先就得有跑道,其次要有动力。《岗位职位设置与管理办法》《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出台,使技能人才在政治上得到荣誉、经济上得到实惠,其中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每月津贴5000元。
“实际上,一些效益好的二级企业在此基础上,又提高了津贴标准,陕北矿业首席技师每月津贴达1万元。”陕煤集团工会副主席杨永红说。
在技术能手、技能大师、首席技师、劳模工匠、中华技能大奖等优秀人才的选树上,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畅通渠道,搭建并借助企业外各种竞赛平台,让尽可能多的人才脱颖而出。
而对更多普通工人的成长,陕煤集团抓住“放管服”改革机遇,对内部的116个职业、244个工种全面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2020年通过认定8262人,2021年认定超过5000人。
然而,仅有“跑道”“动力”仍然不够。陕煤在搭建学技练艺平台上做足了功夫,使全体职工求学有处、求教有师。近年来,先后建成陕北矿业神南学院、澄合矿业技工学校、蒲白矿业公司技工学校3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黄陵矿业职工培训中心、陕北矿业神南产业培训中心2个煤炭行业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走出培训基地,学习提高仍然便利。在工作中,“师带徒”已经全覆盖;闲暇时,“智慧工会”随手可以网上练兵。目前,各级智慧工会平台参与人数2.6万人,开设工种140个,题库总量54.9万道。
与此同时,“兵头将尾”班组长的培训也实现了全覆盖。以2020年为例,线下、线上分别培训1.6万、4.2万人次。
激发出成长成才、创新创效的活力
前不久,黄陵矿业机电公司开展了二季度职工“五小”创新评比会,一项名为“异地备份系统”以突出的实用性、方便性摘取一等奖,主创人王喆获得奖励3000元。“我们每季度召开一次职工‘五小’评审会,对职工小发明、小创造综合考评,对一二三等奖给予3000元、2000元和1000元奖励。”该公司总工程师李宏刚说。
学艺有平台,晋升有通道,成才得名利。还在行进的“产改”,已在陕煤集团12万名职工中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成长成才、创新创效活力。
近两年来,数万名操作工人、一批批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了技能等级认定,124名高技能人才转评工程序列职称,164名各级技术能手、工匠、大师等成为各行各业的高技能领军人才,50余个各级大师工作室引领着职工创新;获得授权专利2363件,每年有两千余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在同行业、企业内部推广应用;2021年,投入培训经费1亿元、培训优秀班组长近万人、选树1000名优秀班组长、命名奖励100名金牌班组长。
同时,劳动和技能竞赛全面开花,开展了30多个类型的劳动竞赛活动,共投入经费1300余万元,参与职工人数达5万余人次;开展技能竞赛130余场次,涉及采掘电钳工等30余个工种类型,投入经费260余万元,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职工达2.2万余人。
活力绽放的职工,搭上市场增长的列车,陕煤集团捷报频传: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收2307亿元,同比增收303.8亿元,增幅15.2%;实现利润223亿元,同比增盈119亿元,增幅114%。
“近年来,我们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思路,通过搭建产业工人学习教育、职业发展、学技练艺、创新创效、建功立业、权益维护等六大平台,形成了生动而具特色的实践创新、制度创新,造就了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有力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