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8月17日 星期一

【社评】多少次好评也抵不住一次勾连“黑中介”带来的伤害

本报评论员 吴迪
《工人日报》(2022年08月17日 05版)

“黑中介”生意越是风生水起,相关地方简政放权过程和公职人员身上的问题就会越多,给民众和企业造成的伤害就会越大。公平竞争环境、有序发展规则、百姓获得感等都可能遭受连带影响。

 

到政府部门正常办事不行,找中介却啥都能办——据8月1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在一些地方,群众到相关部门办事碰到上述奇怪现象,特别是在住建、公安、工商、人社等与群众生活、企业经营息息相关的领域,不乏个别公职人员与中介勾结、权力寻租的现象。近来,多地纪检监察机关和职能部门联动整治,着力斩断公职人员与“黑中介”勾结的利益链条。

公职人员与中介等机构勾肩搭背的现象之前就有,早些年有“红顶中介”出没,即由政府部门转型而来具有一定审批权的组织,或与政府主管部门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协会以及有公职人员“兼职”的组织,通过形形色色的手续、关卡、资质、认证等,蚕食行政审批权及相关利益。随着政府部门与相关组织脱钩、违规中介“摘帽”等措施的落实,还有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清理规范,“红顶中介”的生存土壤越来越少,但在一些地方也逐渐出现变种、换“马甲”现象,其本质上仍是权力寻租。

比如,有的公职人员用刁难、暗示、推荐等手段,将办事群众或企业推向某些中介然后自己吃回扣;有的地方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接受中介请托,为他人在系统后台插队或违规提取公积金;有的地方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联合中介绕开房屋限购政策、车牌指标摇号规则等,为他人大开绿灯……小到处理交通违法信息、办理就近入学,大到贷款、办行政审批,甚至骗取政府补贴、拿下招投标等,部分中介因“背靠大树”而比常人“更有办法”。某些公职人员借手中权力,脚踏“政府”和“市场”两条船,谋取私利,减损着民众的信任,甚至伤及一方政府形象及营商环境。

“黑中介”在一些地方神出鬼没,离不开公职人员的合作。一些公职人员坐歪了立场,无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甘于被围猎。同时,办事流程、规则不够公开透明,群众监督力量不足,也是其中重要原因。有些地方“花钱办事”甚至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而在被破坏的政务服务环境中,民众的诸多正常诉求都可能被引向不正常的办理途径。

口碑的积累向来不易,或许一百次优质服务换来群众“还不错”的评价,会在一次与中介的“勾肩搭背”时瞬间崩塌。某种程度上,“黑中介”生意越是风生水起,相关地方简政放权过程和公职人员身上的问题就会越多,给民众和企业造成的伤害就会越大。公平竞争环境、有序发展规则、百姓获得感等都可能遭受连带影响。而这种负面影响会共同指向政府形象受损和公信力的降低。

简政放权,是为了给民众和企业的利益做“加法”,而个别公职人员与“黑中介”勾连给自己的利益做“加法”、给群众办事添麻烦,这无疑与“放管服”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必须坚决惩治。

当前,很多地方的行政事业单位与中介服务机构已经脱钩,一些事务性管理服务通过市场化方式委托给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因此,探索既符合政府剥离中介属性职能、推进机关事务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要求,又能满足办事主体灵活需求的服务模式,十分必要。近年来,广东、江西等地纷纷探索“中介超市”模式(即为中介服务提供网上交易和信用管理的平台),程序公开、过程透明、机构自选,值得借鉴。

斩断公职人员与“黑中介”的勾连,需要畅通民众投诉举报渠道,需要建立深挖、追责的震慑机制和中介机构惩戒、退出机制,让公职人员不敢以权谋私,让“黑中介”在逾越雷池前掂量掂量违法违规的代价。

再小的权力,也不允许勾连私利。呵护政府公信力,维护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办事环境,这事不能含糊。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