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8月23日 星期一

一年365天,他们与那条长长的轨道线相伴——

101公里城市地铁线的守护者

本报记者 黄仕强
《工人日报》(2022年08月23日 03版)

八月盛夏,重庆地铁一号线大坪站,已是夜里零点,室外依然热浪滚滚。

石岩和工友们准时出现在站台,迅速进入地下工区,开始作业。尽管工区处于地下220多米,空气中带着凉意,但石岩依然大汗淋漓。

“凌晨4点前必须完成全部作业,撤离出站。”石岩说,如果延时,清晨的第一班地铁就无法准点发车,这将影响到市民出行。

石岩是中铁五局六公司重庆地铁一号线维保项目部大坪工区的职工。他和工友们所从事的工作不被外界熟知,但又和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地铁一号线总长101公里,共有24个车站,单日客流量已突破51万人次,在重庆所有的城市轨道线路中排名第三。同时,这条线路因为串联起了朝天门、洪崖洞、鹅岭等“网红”地标,成为无数人“打卡”的必选线路。

维保项目部100余人组成的作业团队,正是这条101公里城市地铁线的守护者。

“我们的工作内容贯穿了一天24小时。”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高俊说,作业队分成了7个小组,工作内容包括了巡道、应急值守、调度、线路检修、换轨大修等。“维修作业主要集中在凌晨时段,调度和应急值守则是不分昼夜随时在岗。”

追踪无人机是应急值守人员最常干,也是最令他们头疼的一件事。“经常会接到某区域发现无人机的通知,我们就要第一时间派发给相关区域的值守人员。”项目部常务副经理汤如意介绍,赶到地点后,要么是无人机飞走了,要么是无法查实到无人机操控者的具体地点,值守人员只能时刻监控无人机动态,以防影响地铁正常运行。

重庆是山城,独特的地形地貌给项目部带来了诸多挑战。“一号线既有地下线路,也有高架轨道,多个地段都是穿山而行。”赖家桥工区长张锡军回忆说,6月的某天晚上,其所在的维保区段发生险情。当天,重庆突遭暴风雨,风力达到了7级以上,导致双碑洞口山顶的一棵大树被拦腰吹断,落在了离轨行区不到20米的地方。张锡军一边派人爬上洞口山顶蹲守观察,谨防出现滑坡,一边和工友们合力将折断树干往安全地带拖移。断树风险解除后,他又和工友们顶着大风大雨,守在现场3个多小时,直到最后一班地铁安全通过才撤离。

一会儿在地下,一会儿又在室外,温差变化也是一号线轨道的潜在风险,这就给巡道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巡道小组由两人组成,每组8~10公里往返巡查,着重查看轨行区是否有异物侵限、有没有因为热胀冷缩出现轨道变形,随时监测轨道是否满足行车条件。”项目部总工程师穆俊滔说,巡道人员必须用仪器仪表一段一段地测量,一趟往返通常就是半天。

成段更换钢轨大修施工是项目部开展维保以来最艰巨、最紧张的一项任务。重庆地铁一号线弯道多,因此轨道的曲线部位磨损比较严重,去年10月中旬,启动了轨道曲线大修换轨工作。“每天换轨作业时间只有凌晨1点到凌晨4点,更换段区的每条曲线又必须一次性完成,还要求我们22天全部完工。”穆俊滔坦言,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使得项目部的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得益于前期的精心准备,在换轨的整个周期内,没发生一起突发情况,每次准点完工保证了地铁一号线早班车准点发车。

“从2020年8月项目部进场开展维保工作以来,重庆地铁一号线未出现一起因维保失责造成的停运、晚点延误事件,团队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赞誉。”高俊感慨道,尽管他们的工作整天与冰冷的轨道相伴,也不太被外界知晓,但每个人时刻将“运营无小事”的准则铭记在心,全力为重庆市民的安全出行做足保障。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