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8月28日 星期一

很多家庭改变暑期补课思维,转向高品质研学游

暑期,跟着研学游去“追象”“观星”

本报记者 黄榆
《工人日报》(2022年08月28日 02版)

阅读提示

暑期研学游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发展潜力也被业内广泛看好。家长愿意为高品质的研学游花钱,88%的人能接受人均花费3000元至1万元。一场好的研学游,“行”是手段,“学”是目的,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这个暑期,亲子游、研学游需求旺盛,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的新亮点。行业调查预计,研学旅行市场将达“千亿级”规模。

市场需求旺盛

7月底的一天,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王莲池边,小朋友们一边游玩观光,一边拿着纸笔,围在老师身边争相提问。老师行进式的讲解,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的自然课。

该植物园拥有开展研学游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早在2008年,植物园就开启了国内研学旅行先河,目前已接待超过3万名来自国内外的青少年、亲子家庭体验冬夏令营或相关研学活动。

“每个寒暑假,我都会给孩子报名研学团,边玩边学,可以让孩子对各门学科都产生求知欲。”来自杭州的钱女士说,今年暑假期间,她为孩子预订了云南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学团。

旺盛的市场需求也在促进行业的发展。“2018年以来我们总共开发了12个研学课程,共计接待研学游客10万人次以上。”西双版纳野象谷销售部经理张立说。

研学游的市场发展潜力被业内看好。有着10年导游从业经历的胡媛媛,现在也开始带起了研学游旅行团,这几天她正带领2辆大巴在香格里拉进行研学游。“这几年,疫情让很多像我一样的导游另谋出路,研学游的出现,让导游们有了新的工作机会。”另一位资深导游曹婕向记者介绍,之前研学游请的往往不是专业导游,更多是志愿者,“导游一般来说比志愿者更专业,服务也更细心”。

暑期通常是研学游、亲子游的消费高峰。携程游学负责人介绍,今年的亲子游学和夏令营产品较往年来讲,在团队规模上更为精致,小团出行占比居多;出行方式更加多样化,包含房车游、SUV小车出行等;研学活动的主题更为明确,例如沙漠徒步、生物多样性、观星等主题较受亲子家庭欢迎。

消费者看重研学游品质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近年旅游消费的增长,如今很多家长带娃出游不再是简单的出门观光,而是将更多的教育目的融入其中,希望通过旅游的形式寓教于乐。

“‘双减’让家长对提升孩子综合素质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亲子研学产品,不同年龄段孩子需求不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提升点也不同。如何精准定位客群,打造成熟的产品是全行业探索的重点。从长远来看,研学旅行非常具有市场潜力,预计未来的市场也会越来越细分。”途牛亲子研学产品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研学和旅行形式类似但目的不同,目前市场上针对学生的游学产品存在只游不学、重游轻学等现象。为此,途牛加大研学产品投入,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推荐和组合。

“现在很多家庭都改变了让孩子在寒暑假补课的思维。今年我帮孩子报名参加了云南生物历史研学游,研学课程包含历史、生物、红色传承、表达交流和科学创造,让孩子旅游的同时也能收获知识。”小学六年级家长孟俊告诉记者,“我为孩子选择的这次研学夏令营能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研学游的品质是我很看重的。”

家长也愿意为高品质的研学游花钱。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发现,80%左右的受访者表示对研学旅行感兴趣,88%的人能接受人均花费3000元至1万元,研学旅行市场将达“千亿级”规模。

“行”是手段,“学”是目的

据了解,研学游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而旅游公司在设计研学游产品时,也应着重将教学目的融入其中。

昆明云铜中学校长范开航表示,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家长的育儿观念也在转变,越来越认可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研学旅行是“学”与“行”相结合的学习,“行”是手段,“学”是目的。相对于课堂学习,研学旅行之“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更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学习中华传统美德,了解祖国的历史,感受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意志坚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相较于说教意味浓厚的课堂教学,这种学习具有更强的趣味性,也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范开航说。

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文光认为,现实中快速发展的研学旅行市场,存在大量粗放型、体验差的产品,由于旅游公司开发研学产品的人绝大多数非教育类相关专业出身,导致研学产品缺少应有的教育意蕴,出现“游而不学”“学而不研”等问题,没有真正做到学游并重。

他表示,研学是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归纳式学习过程。研学在于“教育+”,而非“旅游+”。在接下来的市场引导和产品规范中,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高度重视知识学习和社会认知内容的合理配置,让学生在研学游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