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烈日下的“铁路医生”
赵春青 绘
“密贴调整片再加0.3毫米,直尖轨拉伸2毫米……”骆俊杰左腿半蹲,右腿跪在滚烫的石砟上,耳朵贴近钢轨,手中的榔头敲试着道岔移动轨,凝神屏气的他仔细聆听着尖轨与基本轨闭合的声音。
8月16日13时,正值中欧班列调车作业结束后的两小时天窗点,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杭州电务段义乌西信号工区工长骆俊杰带领6名工友开始调试下行咽喉区的道岔。
豆大的汗珠从骆俊杰被晒得黝黑的脸上不停滑落。“嗒!”听到尖轨与基本轨密切闭合的声音后,被汗水打湿全身的他才长舒了一口气。
义乌西站是华东地区繁忙的中欧班列装车组织站,月均开行中欧班列达120多列。电务信号设备控制着车站信号灯开放、道岔转换等“神经系统”,高温天气会给电务信号设备健康带来一定影响。
30岁的骆俊杰带领一支由9名员工组成、平均年龄35岁的团队,差不多每3天就要对辖区内所有电务信号设备“体检”一遍,为中欧班列正点安全开行保驾护航,他们也被称为铁路沿线的“神经科医生”。
“我们工区管辖的线路近18公里,步行到最远的信号点要3个多小时。车站内有13条股道,106架信号机,轨道电路有76个区段,日常检修任务十分繁重。”骆俊杰说,最忙的时候,他和工友们一天要弯腰3000次,一个简单的开箱动作要重复近千次。
烈日炙烤下,钢轨、道岔表面温度高达60摄氏度,走在线路上犹如身处蒸笼,骆俊杰身上的工装湿了干、干了又湿,一天下来析出了一片片白色的盐渍。
检修信号机时,骆俊杰需要爬上7米高的信号机柱。只见他一手握着万用表,一手拿着表棒测试信号机电压,目不转睛地查看表上指针的细微变化。由于信号机爬梯是金属材质,为防止烫伤和触电,骆俊杰需要穿上长袖、长裤和笨重的绝缘鞋,还要戴上手套和安全帽,绑上安全带。
“信号机爬梯上的温度接近70摄氏度,高空作业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在出汗。”骆俊杰说,下梯后,他的绝缘鞋里都能倒出汗水。
天窗维修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但骆俊杰凭借娴熟的业务技能,在30分钟内就消除了5处设备隐患。
14时50分,天窗点结束,作业任务圆满完成,骆俊杰拧开一瓶矿泉水一饮而尽。想到一列列钢铁长龙在自己的保驾护航下,进出义乌西站,往返于欧亚大陆间,一股自豪感在他心中升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