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专题展聚焦绿色创新,全面展示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的新技术、新应用
绿色双碳成为服贸会建筑专题主色调
阅读提示
在2022年服贸会以“双碳”(碳中和、碳达峰)为主题的建筑环境服务专题展上,零碳养老用房、绿色低碳社区、低能耗建筑群……生态环保、绿色节能的新技术、新应用,深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一年四季温暖如春……给建筑穿上‘羽绒服’,隔音隔热,节能降耗……建筑全生命周期能够零碳排放、养老建筑采用‘光储直柔’技术节能效果显著......”9月5日,走进2022年服贸会首钢园区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场馆,视频中传出的声音深深吸引记者的眼球。
在首钢园十二号馆,绿色建筑、智能建造、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互联网、城市更新等行业创新技术备受关注,其中,以“双碳”(碳中和、碳达峰)为主题的环境服务专题展,全面展示了生态环保、绿色节能的新技术、新应用。
零碳养老用房
寻着声音,记者来到中建一局旗下中建智地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的零碳项目——拱辰零碳养老服务用房沙盘模型前,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乔娜向记者介绍了何为“零碳+养老+建筑”。
通过沙盘和现场讲解,能细致地观察其内部构造和采用的技术,了解何为“零碳建筑”以及“零碳”如何变成现实?该项目采用高性能的维护体系,运用高性能保温材料,8级高气密性外窗系统,整窗隔热系数达到1.0,大大降低门窗能耗损失。采用“光储直柔”技术为建筑供给能源,光伏全生命周期产能完全覆盖建筑自身用能。
在能源系统方面,使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机组及冷热源技术,满足房间使用需求。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确保显热回收装置温度交换效率75%以上、全热热回收装置焓交换效率70%以上,提高室内热量二次利用。
“高效空气源热泵作为室内空调、地暖和热水的能源机组,脱离了对传统能源供给的依赖。” 乔娜说。
据她介绍,光伏全生命周期产能完全覆盖建筑自身用能。据测算,项目建成后,与普通建筑相比可实现本体再节能40%以上,预计每年节约用电9万度,减少碳排放85.7吨,相当于节约标煤29吨或植树14.4万平方米。
她说,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的零碳项目是中建一局与房山区政府、清华大学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一同推进的产学研一体化重点项目,也是国内首批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项目。
中建智地党委书记、董事长樊飞军表示,中建智地将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积极助力北京“双碳”目标,为社会提供高品质低碳建筑产品。
绿色低碳社区
离开中建一局展馆,就被隔壁中建二局展台里一组格外显眼的楼盘模型所吸引。
这是中建二局正在建设的“中建·玖合府”项目,别看只是一组楼盘,其中却暗藏玄机,应用了八种超低能耗技术。
记者在展台现场看到,每栋楼的楼顶都装有一组光伏板,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而这些光伏板可与电网连接、换算,未来期望实现社区内部的用电自循环,这也充分彰显了建筑领域低碳环保的发展趋势。
中建二局工程研究院助理总经理、技术开发部部长孙风伯介绍,“中建·玖合府”项目充分应用了绿色智慧技术,计划打造绿色环保等级最高的三星级绿色建筑。
“从建筑构建开始,就使用装配式建造,即将大多数构建在工厂中生产,再运到现场拼装,可减少施工造成的污染和人力资源浪费;建筑内部配备高效可再生能源系统,可对太阳能、风能、空气能进行最大化地利用;楼梯外围也会使用高性能的围护结构,做好楼体保温、外门窗及遮阳、气密性设计等,可实现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更好地节能减排;通过在小区内配备空气、水体净化系统,打造健康建筑,水资源还可以实现循环再利用……8种超低能耗技术的应用,让整个社区更加绿色环保。” 孙风伯如数家珍。
据孙风伯介绍,这个社区也颇有智慧,可保障安全,比如配置带人脸识别功能的天网系统,能随时识别可疑人员。
未来,该社区还能实现用电自循环。孙风伯说,这就需要用到楼顶设置的光伏板,因为目前对电能储存设备要求比较高,而且建在小区内会存在安全问题,于是计划采取这种做法:依靠楼顶的光伏发电,将电能直接连到电网,将电以一定的价格卖给电力公司,使用时,再以相同的价格把电从电网买回来,这样一来,小区内发的电和用的电就相互抵消了,可以实现用电自循环,从而追求“零碳小区”的目标,而且居民用电价格也比外部市场价更实惠。
“我们希望将其打造成新时代生态宜居标杆社区,这种绿色制造的理念是未来城市社区建设的一种新趋势,也是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更舒适。”孙风伯说。
低能耗建筑群
刚刚走出中建二局展台,“年均节约碳排放7万吨”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听到这样新鲜的事儿,记者自然不能放过。
站在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沙盘前,中铁建设集团公司的该项目负责人张登科说,该项目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高质量”。沙盘显示,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将2条城际铁路的车站、3座地铁车站、公交车站等集成一体,通过下沉广场与共享空间设计,将地下空间地面化、室内空间室外化,打造自然、舒适、宜人的地下阳光枢纽;地面规划三轴三带的空间结构,构建“城在园中”的魅力街区……相关数据显示,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在建造期可减少碳排放6万吨,建成期年均节约碳排放7万吨。
而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C位”的图书馆项目,造型别致,超高玻璃幕墙组成的外立面以及144片形如银杏叶片的屋顶,为读者营造出置身“森林书苑”之感。
中铁建工集团城市副中心图书馆项目技术员钱龙介绍,超高玻璃幕墙和银杏叶片屋顶,并不会让读者在大晴天遭遇暴晒,因为每一块玻璃幕墙的表面都镀了膜,就像汽车玻璃一样,可以有效隔绝室外的强烈光线,中间还有2厘米的真空层,起到隔绝热量传递的作用。
银杏叶片屋顶采用了金属屋面加采光顶的设计构造,自然光可以直接照射到图书馆大厅,极大地降低建筑物日间照明所需用电量,采光顶上的玻璃还能根据光线强弱调整透光率,不仅让读者收获柔和光线,还能降低建筑物的空调能耗。图书馆项目银杏叶片屋顶还设有光伏玻璃及发电系统,年发电量在23万千瓦时左右。据测算,相比同类面积的公共建筑,图书馆项目全年可降低能耗约8%,投入运行后的实际碳排放约每年每平方米78.5千克,减碳比例约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