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湿地面积和水资源量有所增加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
《工人日报》(2022年09月12日 04版)
本报讯 (记者邢生祥)记者日前从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10年来生态监测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气候趋于暖湿化,流域湖泊、湿地面积和水资源量有所增加,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和裸鲤资源量明显增加,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目标。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以“良”为主,流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
从2010年开始,依托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实施,青海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青海湖景区管理局、省气象局组织相关技术单位,成立青海省重大生态工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组,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自行业、专业监测优势,持续开展青海湖流域生态监测工作。
青海湖流域生态监测实施范围涉及共和、天峻、刚察、海晏4个县,通过在流域设置300个各类生态监测站点,建立以生态定位监测综合站、专业定位监测点、工程跟踪监测点、专业长观(监测)站等生态监测站点为主,辅以适当流动监测(巡测)站的生态环境监测站点体系,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全覆盖。
10年间,各有关单位在青海湖流域开展了包括草地、森林、湿地、沙化土地、水文水资源、水土保持、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气象等生态要素的各类专项地面监测,同时运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获取了系统连续的地面和遥感监测数据,并据此编制了年度监测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