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9月14日 星期一

追寻红色记忆 铸就工运摇篮

——纪念安源路矿工人运动胜利100周年

《工人日报》(2022年09月14日 04版)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序厅中间的主雕塑。

安源煤矿井口——总平巷。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歌。

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夜校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谈判处旧址。

阅读提示

走进江西省萍乡市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浑厚凝重的浮雕墙以恢宏的气势立体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安源革命斗争史。

序厅中间的主雕塑由两只大手、巨大的红旗和岩石组成,环绕四周的巨大红旗奔腾向上,既像一团熊熊烈焰,又像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破土而出、苍劲有力的两只手,一手紧握岩尖,一手高擎着信号灯,象征路矿两局工人在旗帜的召唤下,以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跟随着中国共产党奔赴井冈山,从胜利走向胜利。

安源是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100年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相继来到安源开辟和领导工人革命斗争,唤起工农千百万,领导闻名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

 

路矿工人盼望翻身解放

萍乡煤矿开办于1898年,因地址设在安源,因此又称安源煤矿,是生产技术、设备十分先进的近代企业,拥有成套的近代化采煤、炼焦、机械修造、发电和水陆运输等设施设备,被列为“中国十大厂矿”之一,煤炭最高年产量达到100多万吨。

总平巷是当年煤矿工人上下班以及煤炭运输的总巷道,是用红砖砌成的牌坊式建筑,巷口上方塑有铁锤岩尖图案和“总平巷”三个醒目大字,岩尖代表采煤工人,铁锤代表机械工人。

在煤矿总平巷井口的复原陈列的两侧,塑有矿工在井下劳动泥塑群。当时在煤矿工作的工人大多数是来自于湖南、湖北和江西等省的破产农民,路矿两局工人的人数可达1.3万多人。工人们在黑暗潮湿的井下干活,身上只围一块三尺长的布,这块布有几种用途,包头、围身、洗澡等;他们每天劳动12小时以上,渴了没有水喝,累了也得不到休息,工作环境十分恶劣;有的巷道非常矮小,工人只能侧躺着挖煤,挖出来的煤全靠人工拖运。据1918年时的统计,工人中患矽肺、肠胃病等的比例达90%以上。

哪里有剥削、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斗争。1901年至1919年,安源工人进行了多次反抗斗争。1905年安源工人为反对监工克扣工资举行罢工;1906年安源工人为反对矿局将窿内三班制改为两班制和解雇工人,举行了罢工;1919年1月安源工人掀起了驱逐德国监工的斗争,将在安源盘踞了21年的德国监工全部驱逐出境。

面对三座大山的残酷压迫,安源工农群众举行了多次反抗和自发斗争,但由于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这些斗争最后都失败了。工人们有的被赶出矿山,有的被关进牢房,有的甚至被杀害,苦难深重的安源工人日夜盼望能找到一条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光明道路。

党、工组织全面发展

在党的一大召开后,以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共产党人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来到安源开展工人运动。1921年秋,毛泽东到安源实地考察工人情况,决定把安源作为发展工人运动的重点区域。随后,毛泽东与湖南劳工领袖黄爱商定,向安源工人寄送《工人周刊》等出版物,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革命道理。毛泽东、刘少奇和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前往安源,通过创办工人夜校、工人图书馆、读书处、阅报处等方式,传播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启发工人斗争意识,提高工人阶级觉悟。李立三在筹备学校的过程中广泛接触工人,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从产业工人中发展培养先进分子,成立了中共安源路矿支部,安源工人运动自此有了党组织的坚强领导。

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于1922年1月在安源镇五福斋巷创办。学校开办时,设施很简陋,课桌、板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从教学文化知识、自然常识入手,逐渐灌输革命道理,向工人们指明革命前途。“那时的教员很辛苦,白天上平民学校的课,晚上上工人夜校的课。夜校名义上是教工人识字,实际上是宣传马列主义,启发工人的觉悟……”原安源煤矿修理厂工人、开国将军韩伟回忆在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读书时情形的信中曾写道。

工人通过学习,很快提高了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的创办,也为安源工人运动的兴盛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1922年2月,中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党支部——中共安源支部成立;5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俱乐部宗旨是保护工人利益,减除工人受到的压迫与痛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的指示,刘少奇等人还创办了党的第一所党校——中共安源地委党校,对广大党团员和工运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在党的领导下,安源工会成为二七惨案以后全国除广东以外唯一公开存在的革命堡垒,安源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小莫斯科”。

工人斗争取得完全胜利

1922年9月14日凌晨,一声汽笛响彻安源矿山,在中共安源路矿支部的领导下,震撼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工人俱乐部代表工人向路矿当局提出承认俱乐部有代表工人之权力、增加工资、改善工作待遇等17条复工条件;9月16日,刘少奇作为工人代表与路矿当局就复工条件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谈判,此次谈判为安源工人在政治、经济方面争取了利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赢得罢工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月18日早晨,工人俱乐部和萍乡煤矿局与株萍铁路局三方正式签订了《十三条协议》,该协议体现了全体工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要求,罢工斗争(工人斗争)取得胜利。“这一次大罢工,共计罢工五日,秩序极好,组织极严,工友很能服从命令,俱乐部共用费计120余元,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取得完全胜利。这实在是中国劳动运动中绝无而仅有的事”。为了巩固罢工的胜利成果,1922年底至1923年初,安源工人通过斗争,迫使路矿当局发放了第一次年终加薪,并按十三条协议规定增加工资,发清欠饷。在这期间,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还先后领导了湘东永和煤矿工人罢工,以及株洲转运局工人罢工,使两处工人同样获得了十三条协议所带来的利益。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在罢工胜利后,出色地实现了工团的产业联合和地区联合,进而有力地推动了工团的全国大联合。同时,安源党员发展到20余人,团员发展到90人,并相继成立了党、团组织的安源地方委员会,俱乐部部员发展到1.2万多人,党、团、俱乐部组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在“未伤一人,未败一事”的前提下取得完全胜利,既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也锻炼了工人的斗争能力,激励了全国其他地区的罢工斗争。

中国工人运动的一面旗帜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很快领导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就是其中典型代表,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极大地激励了全国工人的斗志。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扩大了党的影响,树立了中国工人运动的一面旗帜,是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工人运动的光辉典范。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充分显示出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力量,砥砺锻造了一支坚强的革命队伍。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刘少奇、李立三等人积极参与指挥安源路矿工人的罢工斗争,积累实践经验,成为著名的工运领袖和党的重要领导人。党中央还派出多位中央委员和重要领导人到安源指导工作,接受锻炼。1923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胜利一周年之际,到安源指导工作的就有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李维汉和中共中央委员高君宇。二七惨案后,党组织将中共武汉区委领导成员陈潭秋、李求实等调到安源工作。稍后,湖南、湖北、安徽、北京、天津等地的一些干部也奉调到安源工作,如黄静源、唐绍予、吴化之、徐全直、易足三、盛得亲、柳季刚、向五九、黄五一、何葆贞、李一纯等。从苏联留学回国的任岳、萧劲光、胡士廉、汪泽楷等于1924年秋奉派到安源工作。他们在推动安源工运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很多人后来成长为党的重要领导人。从安源工人中走出的朱少连,曾任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朱锦棠曾任第四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袁德生曾任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此外,从安源工人中走出了数十位我党高级干部和我军高级将领,其中,高级干部有许建国、蔡树藩、吴运铎、肖华湘、袁学之、宋新怀等人,解放军少将及以上军衔的高级将领有萧劲光、杨得志、丁秋生、王耀南等人。

安源工人运动在立足实际中开拓创新,为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积累了重要经验。中共安源路矿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产业工人中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开创了党对工人运动的正确领导。到党的四大时,安源党员人数增至198人,占全国党员总数的近五分之一,是当时全国党员人数最多、产业工人成分最集中的地方党组织。中共安源路矿支部成立后3个月,就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作为党团结和领导工人斗争的公开机关。在中共安源路矿支部的领导下,创办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工人阶级经济事业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发行了铜元票和股票,开展了兑换银钱和储蓄等业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金融事业的最初尝试。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引入“苏维埃制度”,由于这一组织形式“采用民主的集权制”,极大地增强了工人的团结,工人俱乐部也被称为“半政权机关”“苏维埃的雏形”。党领导安源工人勇于开拓、敢为人先,为建党初期的工人运动积累了宝贵经验,有力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今年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胜利100周年,我们回望党领导工人运动的奋斗历史,既是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深刻认识,更是为了进一步坚定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历史自信。我们意气风发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应当铭记安源作为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摇篮,坚持发扬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优良革命传统,为我们在新征程上赢得新的时代荣光。

安源革命斗争创造的十六个历史功绩

1921年12月,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支部——安源团支部;

1922年2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支部——安源支部;

1922年7月,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阶级第一个经济事业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1922年9月,爆发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

1923年2月,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发行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股票;

1923年5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的裁判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具有司法性质的机构雏形;

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最早的工人身份的中央委员之一——朱少连;

1923年8月,中共安源地委领导工人俱乐部开启的廉政建设探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反腐倡廉实践;

1923年8月,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发行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兴办了最早的工人储蓄事业;

1924年5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少年儿童组织——劳动童子军(又称“安源儿童团”);

1924年5月1日,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自主设计建造、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工会大厦——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讲演厅落成;

1924年12月,创办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所党校——安源党校;

1925年1月,青年团安源地委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三大前夕全国组织规模最大和产业工人成分最多的地方团组织;

1925年1月,中共安源地委成为中共四大前夕全国组织规模最大和产业工人成分最多的地方党组织;

1927年9月,毛泽东在安源秋收起义军事会议上开始了缔造新型人民军队的实践探索;

1927年9月5日,以安源工人为主体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在秋收起义中最早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本版图文均由江西省总工会提供)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