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让偏远地区招得到人才,要有实打实的办法
不仅要突破用人机制上固有的藩篱,与时俱进地提升从业者工资待遇、拓宽其发展空间,也要以“关注温饱但不止于温饱”“招一个人就是安顿一个家”等更具人性化的思维,着力满足员工的获得感、归属感;既要在物质报酬上尊重其付出与价值,也要在精神关怀上回应其诉求与期待。这也是很多地方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抢人大战”中应当思考的关键问题。
近日,“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的话题冲上热搜榜,引发公众对相关领域人才现状的关注——据9月25日《成都商报》报道,在一部纪录片中,敦煌考古研究所所长表示,今年考古所编制都有所增加,但“有五六个人报名,结果全缺考,一个都不来”。
“还在艰苦低薪岗位坚守的人,恐怕只剩下‘情怀’二字在支撑”“‘不缺动力、担心工资’或许是一些岗位有人气但遇冷的主要原因”……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虽有些令人意外,却也在情理之中。但凡工作岗位在边远地区的,都不太好招人,这一问题已存在多年。
像考古、地质、矿业等行业,多是需要长年在偏远、野外等恶劣环境中作业,还有边远地区的乡村医生、邮差、乡村教师、守岛人、守塔人,以及山林、交通、电力等公共设施的巡护员等,有的或长年工作于边远地区,从业环境较为恶劣;有的经常与家人亲友分离甚至脱离社会,其个人婚姻、家属安置、子女教育等面临诸多现实困难;有的岗位工资待遇有待提高、晋升前景不明朗,个人精神层面的获得感与安定感不足,等等。
即便如此,我们总能看到一些感人的事迹,比如为祖国守岛30多年的王继才夫妇、在山里“每天徒步3万步”的电力巡线工人等。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以“择一业而终老”的情怀,坚守在偏远、孤寂的岗位。同时我们也看到,哪怕是一些曾经来过又离开的人们,虽然“终于现实”,但也多是“始于情怀”。我们感佩他们的这种精神。
讲情怀、讲奉献,是诸多行业、领域劳动者的优良传统与品质,特别是在一些艰苦环境和岗位中,更需要这种精神力量支撑从业者去克服、超越诸多现实的困难。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给予合适的工资待遇是用人单位招得到人、留得住人的必要条件。而一些行业、领域囿于各种现实困境,难以在短时间内提高从业者的待遇。
比如,有编制的工作往往对引进人才、薪资待遇等有明确细致的规定和条件,而一些规定几十年从没修改过,有些明显落后于现实需要;一些地方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会直接影响当地各行业的收入水平以及对外地人才的吸引力;在自主择业的时代,待遇欠佳的地方和行业很可能因人才不足而陷入恶性发展循环。除了这些影响因素,我们不愿看到一些用人单位在招人、留人时,总是把“情怀”挂嘴边,甚至“待遇不够情怀凑”,员工提要求就是不思进取、谈条件就是眼高手低,甚至抡着“情怀”大棒制定苛刻的考核规则。事实上,我们都知道,生活不只有情怀,更有妻儿老小、柴米油盐——失去待遇支撑的情怀,往往是干瘪的;不足以滋养普通家庭生活的情怀,注定是空洞的。
人才在任何行业都是发展的根本,稳定一个行业先要稳定其员工。这不仅要突破用人机制上固有的藩篱,与时俱进地提升从业者工资待遇、拓宽其发展空间,也要以“关注温饱但不止于温饱”“招一个人就是安顿一个家”等更具人性化的思维,着力满足员工的获得感、归属感;既要在物质报酬上尊重其付出与价值,也要在精神关怀上回应其诉求与期待。这也是很多地方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抢人大战”中应当思考的关键问题。
令人担忧的是,有些招聘遇冷的岗位与公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正是由于这些从业者的长期坚守,才保障着无数人生活的井然有序。从这个角度上说,焐热一个冷岗位,不仅仅是解决一个就业,更是为更加稳定、丰富的职业结构与种类夯实人才基础,为社会的繁荣发展蓄力。正视“零应聘”岗位人才后备力量不足的困境,期待相关各方尽快拿出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