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一

智造时代需要大批知识型工人,而知识型工人不仅仅意味着更高超的技术,还意味着超前的思维方式、进取的精神面貌、踏实的行为模式

经常与教授交流的首席技师

张晓蓬
《工人日报》(2022年10月11日 08版)

阅读提示

在海尔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中德滚筒互联工厂设备工程师吕海忠从一名普通的生产一线工人成长为可与教授进行工作交流的智能工匠。他认为,智能时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想要抓住机遇,必须下一番苦功夫。

 

从海尔集团中德滚筒互联工厂大门走进车间,就走进了吕海忠的天地。在隆隆的轰鸣声中,生产线上的数字化设备不知疲倦地运转,设备工程师吕海忠穿梭其中,不时在手持设备上输入一串串指令代码,工业机器人便依令行动起来,时而低头、时而摆臂、时而旋转,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我的目标就是保障每个环节工序无误,才能从源头上把控产品质量。”吕海忠说。

吕海忠是一名生产一线工人,但是在海尔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已成长为可与教授进行工作交流的新时代智能工匠。

与学者交流拓宽了思路

此时,吕海忠正暗自思考着:生产部门反映了一个现象,有两条生产线采用了同一条下线通道,当其中一条生产线的产品需要下线时,另外一条就会被迫终止生产,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而且两条线生产的产品型号差异较大,不利于下线后的分拣、运输和码垛。

吕海忠想通过改造设备控制程序的重新组态解决这一问题。可制作人机界面时,在重新编写机器人设备程序的当口又卡了壳。吕海忠随即给四川大学一位研究机器人的教授打去电话,就这个问题请教起来。

通过与教授交流,吕海忠有了新思路,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下线通道中有两台不同类型提升机,对其中一台的程序重新编写组态,变手动式为自动式。通过优化改造,两台提升设备可以自动识别区分不同的产品,分别下线,不仅保障了各自的生产效率,还解决了产品分拣和码垛的难题。此外,这两台提升设备可以通用,只需人工切换操作确认,满足了工厂弹性化生产需求,这一优化为企业节约了设备改造费用20万元。

“无论是机器人趴窝,还是生产线提速,吕师傅都能手到擒来。”同事佩服吕海忠的技术炉火纯青。

“与教授等学者的交流探讨让我拓宽了思路。”对吕海忠来说,与教授交流早已习以为常。

留下的都是技工中的精英

成为设备工程师并非一蹴而就。

吕海忠入厂时,恰逢企业智能制造生产转型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他抓住企业转型这一机遇,借助企业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赋能支持,铆足了劲学习自动化打磨技艺,补习相关知识,从实际操作中找机会接触各类设备运转,日复一日不懈怠。

按照学习进度,吕海忠和一起入厂的8人均要学习并通过操作软件自动化的编程语言。可晦涩的文字、复杂的协议难住了大家,没多久便有4人放弃。作为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的重要节点,设备工程师要面对厂里上上下下几万个传感器、元器件等设备构件,出现的问题错综复杂,这无疑是巨大的压力。最终,这批人中只有两人留在了智能制造第一线。

吕海忠坚持了下来,也抓住了企业转型带来的机会。“留下的都是技工中的精英,甚至能去大学里授课。”

“这个时代,不学习或者不发挥出自身最大价值便会被淘汰。”吕海忠认为,随着科技创新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对从业者的要求会更高,必须始终保持“在路上”的状态。

从业7年,如今已成为中德滚筒洗衣机首席技师的吕海忠以持续的创新热情在生产一线大显身手。

钻研设备程序,打破国外设备厂家的技术封锁,实现设备运行维护自主可控;仔细分析生产线流程,通过自主设计、编程、改造先后输出“GEA外筒机器人自动缓存”“涂胶机降成本改造”“翻转机兼容新型号改造”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仅2021年,吕海忠在中德滚筒互联工厂输出的创新成果有15项,在集团内互联工厂内推广13项,现场小改小革不计其数,创新收益近500万元。

在海尔,技能水平越高、经验越丰富,收入也会水涨船高。每次完成了成果,节省的收益中百分之五会直接发给参与创新的创客。集团还会有相应的奖励,更重要的是对创客们精神上的激励。

智能时代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海尔集团人才密集、技术密集,对于吕海忠来说,身边的人皆能为师。遇到难题,一些人避之不及,而对吕海忠来说,却是积累经验、发挥才智的良机。

在给洗衣机安装皮带轮的工序中,操作人员每次都要弯腰拿取一次物料。吕海忠琢磨起来:拿物料的时候怎么才能不弯腰?这个工位怎么提升节拍?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研究,通过不断对洗衣机生产流程动作的分析解剖,一向从问题中找方法的吕海忠根据痛点进行了三步改善:首先,自制能自动升降的工装平台,保证物料始终保持同一高度;其次,加装物料定位,原本只能放 10件物料调整为可以放置30件;最后将平台上的一组工装升级为四组,可同时放置120件物料。三步改善不仅避免了员工弯腰取物,更让生产效率提升了4倍。

“不要想技术创新是设计研发、技术人员的事情,我们作为一线操作人员,在创新方面也有很多可以做的工作。”吕海忠对徒弟们说,干工作看问题要实要深,不能浮于表面。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传统技工与智造时代的技工有何不同?也许吕海忠给了我们启示:智造时代需要大批知识型工人,而知识型工人不仅仅意味着更高超的技术,还意味着超前的思维方式、进取的精神面貌、踏实的行为模式。

比如,设备出现问题,吕海忠不仅迅速修复,还要搞技改研发,除掉“病根”。比如,没出故障的时候,吕海忠会自觉进行预查、预研,进行优化改造。

在海尔,人才的发展是透明的。像吕海忠所在的设备工程师这个岗位的知识,厂里任何人都可以上集团官网自学。集团也为技术工人设计了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以及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赋能支持,让高技能人才实现多渠道发展。

在中德滚筒互联工厂,每条生产线都是一个小微企业,直接满足细分用户群的需求,并根据用户体验进行自主迭代、根据市场变化主动及时调整,驱动全员从“专注自身”到“着眼全流程”转变。

“智能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想要抓住机遇,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吕海忠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