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一

【职教刍议】保4%不易,还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鸡娃”号有毒,成就不了父母的梦想

沙洲
《工人日报》(2022年10月12日 06版)

新闻:近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十年来,我国教育投入保持稳步并实现增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这是我国在2012年首次实现、连续十年巩固的一个目标。

点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始终坚持逐年只增不减,殊为不易。保4%带动了教育投入基数持续增加。据悉,相比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一般公共预算、非财政性教育经费都实现了翻番。

教育“家底”厚实,如何合理使用经费,让每个“家庭成员”受惠?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教育公平和质量水平,还要不断健全教育经费使用结构,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规划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提升教育经费使用的合理性、适切性及科学性。

这需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优化教育财政经费结构的首要政策价值导向,确保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普惠化。与此同时,还需要更多向薄弱环节、贫困地区倾斜,并扩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支持范围。

此外,要为教育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在有计划地提高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占比的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引导及吸引社会多元化的教育经费投入,引入多渠道社会力量支持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投入。唯有如此,才能让教育投入“源远流长”,让这源头活水滔滔汩汩,润泽千万学子。

新闻:近日,教育部就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严防“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抵消“双减”工作成效的提案》答复称,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双减”工作重要决策部署,联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继续开展线上巡查,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热点、编造虚假信息、渲染升学焦虑等恶意炒作行为,坚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点评:所谓打着“名校父母”旗号传授家庭教育成功经验,并不让人陌生。多年以前,一本名叫《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畅销书曾风靡全国,不少家长照着刘亦婷母亲的教育方法“鸡娃”,让这本书成为很多孩子挥之不去的阴影。虽然如今刘亦婷已经在公众媒体前销声匿迹,但是各种“鸡娃”自媒体、网红父母并不缺人气,备受追捧。

有人总结出这些“名校父母”的“鸡娃”号的文章套路:先贩卖焦虑,再安利产品。不少父母关注这些“名校父母”之后,容易陷入其营造出来的教育焦虑中无法自拔。有人担忧,这会造成学校减负家长增负,抵消“双减”成效,不无道理。那些关于如何“考上六小强”“上清华北大”“顺利爬藤”的经验分享,如果变成了刺激内卷、鼓励超前学习的话术,无疑是和“双减”的初衷背道而驰的。从这个角度看,教育部等多部门对相关提案进行答复,并强调露头就打,顺乎民意。

对于那些标榜育儿成功的父母、捆绑名校作为吸睛点的作者及其产品,互联网平台都当要求其提供服务资质、职业资格、专业背景等相关材料,查验相关信息,尽到充足的核实义务。

对于家长而言,“他山之石”固然有可取之处,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没有人人适用的模板。不妨从信息爆炸的教育焦虑中摆脱出来,千万不要既让自己成了被收割的“韭菜”,又因为揠苗助长而压抑了孩子的天性。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