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程一线建设者观盛会迎未来,群情振奋——
【二十大时光】“做好手中事,筑牢大国之‘基’”
10月16日,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京华号”掘进团队在盾构机操作室一起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本报通讯员 宗悦 摄
“倍感振奋、备受鼓舞!”10月16日,在亚洲最大地下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现场,中铁十六局集团项目负责人刘长荣和同事们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后如此感慨。
“作为一名基层建设者,我深刻感受到,这些年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刘长荣说,他所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工程。“3年来,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接续奋斗,工程进度平稳推进。恰逢盛会召开,我们更加充满信心、斗志昂扬,立志做好手中事,筑牢大国之‘基’,为党和国家的基础建设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BIM创新工作室主任李成洋对报告提到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深有感触。“作为一名智能交通青年设计人员,我们要建设现在,更要引领未来。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将继续深耕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专业技能,攻坚‘创新智慧、安全绿色’的轨道交通设计、建设、运维全产业链技术,着力解决我国在智慧城市、智慧城轨、智能铁路以及安全韧性技术中的‘卡脖子’问题和自主可控问题,投身于‘交通强国’建设。”
不久前,世界首台千吨级高铁桥梁运架一体机“昆仑号”入选“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这让“昆仑号” 研发设计项目技术主要负责人万鹏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近年来,中国铁建成立高速铁路40米梁架桥机攻关组,牵头研发了以“昆仑号”高铁桥梁运架一体机为代表的千吨级高铁施工装备完整产业链,为中国高铁迈入时速400公里时代奠定了基础。
“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新时代科研工作者,我们要牢记嘱托、坚守初心,积跬步、成江海,为‘交通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万鹏说。
在过去的16个月里,一支平均年龄仅27岁的掘进团队团结一心、砥砺前行,驾驶国产首台16米级盾构机“京华号”一路潜行,完成了4772米的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西线隧道掘进任务。中铁十四局集团盾构机长杨博文说:“我所驾驶的‘京华号’盾构机,是10年来非凡成就的代表之一。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一名青年建设者,我立志于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加强技术攻关,锚定目标、迎难而上,为建设世界性示范工程贡献青春力量。”
“最近,我们成功攻克全国最小210米小半径盾构转弯施工难题,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上一份真挚的礼物。”在澳门与横琴跨界交通连接的首个大直径盾构海底隧道工程——澳门轻轨延伸横琴线施工现场,中铁十六局集团建设者任宇航表示,“正如总书记所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我们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加快琴澳两地互联互通、促进澳门长期稳定发展、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部署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