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劳模聆听二十大报告,传递技能报国“接力棒”——
【二十大时光】劳模创新工作室里的二十大时光
“张占军、岳敏劳模创新工作室”第二代劳模岳敏(图左)教第四代劳模吴焯琳利用五轴设备加工复合角度零件的技巧。雍楚曼 摄
这几天,在中国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的一个劳模创新工作室里,四代劳模齐聚,共度二十大时光。
这个工作室全称为“张占军、岳敏劳模创新工作室”。在这里,每10年左右就会产生一位“大牌”劳模、工匠。
10月16日上午,四代劳模早早来到工作室,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我很激动,我们成长在最好的时代,一定要与更多航天人一道,在本职岗位上踔厉奋发,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我将更积极地向身边的劳模、工匠学习,脚踏实地、苦练技能,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大家的心与会场同频共振。
收看完直播后,工作室负责人岳敏将大家留了下来,商量车间的流程、工序整合。
前几天,一线技能工人王旭周反映某型号产品的内壁先车加工再铣加工,导致毛刺多、易变形、效率低,他提出了一次性加工的想法,这样可将该产品的加工周期从两星期缩短到4小时。
针对全新的工序设想,四代劳模集思广益,提出多项可行性和合理化建议。随后,60多岁的老一代劳模张占军来到车间,现场查验该产品的生产情况。刚退休不久的他,时常来到车间指导年轻员工,向他们讲述自己的“航天故事”。
48岁的岳敏认真记录了师傅张占军的经验和方法。近来,她一直致力于建立车间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以前的技术传承主要靠师徒口口相传,很多东西传着传着就丢了,也容易出错。如今,通过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形式,形成车间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能减少错误、降低成本,年轻人容易学、成长快,我们老一代师傅也可以准确地把‘接力棒’交接好。”
作为岳敏的“接棒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6岁的何小虎也有着和前两代劳模一样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最近,他主动肩负起车间一线自动化、数字化相关设备生产线的建设任务,成为车间喷嘴单元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术负责人。
“这几天,大家在学习二十大报告的同时,也在谋划下一步工作。未来,我要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搭建起多个数字化工作站,对一线工人进行培训,再由他们带动更多一线技能工人成长成才,真正实现‘强国有我’的奋斗目标。”何小虎说。
作为年轻的一代,28岁的吴焯琳已是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每次从师傅们身上取得真经,他总是带着想法回到加工中心训练。近一个月,为准备“第17届振兴杯普铣项目竞赛”,在教练张勇峰的培训下,他经常训练到晚上10时,回家后再学习网课。
“师傅们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把师傅们的‘接力棒’拿稳,我得先自己有本事。”吴焯琳说。
多年来,该工作室一直坚持以富有挑战的科研生产任务为牵引,“搭平台、创载体、挖三绝”,为青年职工量身打造“人才成长六步法”,通过团体协作和资源共享的模式,放大“劳模效应”,工作室成了业界赫赫有名的人才培育“孵化器”。
“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二十大报告从十五个方面为我们擘画了党的事业未来五年的宏伟发展蓝图。”和四代劳模一起共度二十大时光的陕西省总工会副主席、省国防工会主席吴志毅说,“下一步,陕西国防工会系统要把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邀请二十大代表到一线宣讲,让二十大精神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创新宣传形式,抓好专题策划,深入交流研讨,把广大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与当前工作结合起来,认真抓好四季度的工作,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本报西安10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