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党的二十大代表聚焦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二十大聚焦】以匠心成就梦想 用实干创造未来

本报记者 郑莉 尹雪梅 毛浓曦
《工人日报》(2022年10月22日 01版)

2022年9月2日,距离党的二十大召开还有40多天,大国工匠艾爱国、易冉、韩利萍作为嘉宾,共同出席了一场专属于工匠人才的交流活动——首届大国工匠论坛,在“云”上与全国广大职工切磋技艺、分享经历。

进入“二十大时光”的这几天,这些大国工匠代表的故事再次通过“云端”,被各行各业的职工群众看见——

艾爱国代表,从学徒到大国工匠,50多年攻克技术难题400多个,改进工艺100多项。即便年逾古稀,他依然坚守在湘潭钢铁公司焊接顾问的岗位上,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更多年轻工人,努力做一把永不熄灭的“焊枪”。

刘伯鸣代表,带领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的同事们攻克90多项锻造工艺难关,致力于推动超大型锻件国产化,参与打造出一个个核心技术、关键技术。

易冉代表,在中车株洲车辆公司焊接一线,练就一手令人惊艳的绝活,参与打造的“中车制造”铁路新型货车超过8万辆,经手的焊缝优质率达100%。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韩利萍代表,攻克瓶颈难关300余项、获得6项国家专利、总结形成15项操作法,成为享誉业内的火箭发射平台“微雕师”。

张新停代表,在西北工业集团钳工岗位上坚守28年,完成高精度工装量具、模具夹具3000余项,工艺攻关项目100余项,创造价值700余万元……

“只要有一颗精益求精的心,无论从事何种岗位,都可以匠心闪耀。”在中国联通智慧客服北方一中心主任陈静代表看来,客服也是充满“技术”含量的岗位——面向65岁及以上老人提供热线直达人工、智家工程师优先上门、营业厅智慧助老等服务;针对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设置专家坐席、优化工作流程,有效缩短服务链条;面向货车司机,推出直达人工服务,为跑在路上的司机提供便利。

“当大国工匠出现在各行各业,当工匠精神渗透进每一个岗位,高质量发展就注入了千千万万技能人才的磅礴力量。”代表们对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充满期盼。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杨宇栋代表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紧紧依靠包括大国工匠和技能人才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为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搭建平台,为优秀产业工人发挥作用提供舞台,让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广大职工心中生根发芽,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在各级党委、政府、工会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共同推动下,技能人才的春天已经到来。

韩利萍看到,技术工人干事创业更有目标、更有奔头,技能报国的道路也越来越畅通。她所在的公司近10年涌现出19位全国技术能手,最小的只有24岁。

刘伯鸣感到,关于职工创新激励的机制越来越完善,一大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参与到攻克“卡脖子”技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

张新停在心中立下一张新的“军令状”——多带徒弟,带出好徒弟,“带出一个高技能人才,就等于把我的技能增长了一倍;多带出一批高技能人才,就等于给企业、社会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全国总工会基层工作部规范指导处副处长白羽代表表示,培育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还需要更好地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待遇,推动企业提高民主管理水平,维护他们的劳动经济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实现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引导更多年轻人走进工厂车间,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我们要以匠人之心,投入平凡岗位,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创新创造,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以实干实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代表们纷纷表示。

(本报北京10月21日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